稳稳的幸福

偶然听到杨宗纬的《我变了我没变》,眼眶中突然溢满了感情,差点在公司的大厅里当同事的面掉下来。歌曲风格像极了陈奕迅的《稳稳的幸福》,我把两首歌交替着听了一上午,然后给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一个鉴定:我变了,我没变,我已经有了稳稳的幸福。

忘了在哪儿看到的鸡汤文章,或者是朋友圈里的转发,是关于自我认可程度和幸福感的相关性的:自我接受的程度越高,越幸福。当然这种相关性不是指数函数,无限的自我接受当然不会带来无限的幸福感,在这种极限情况下,只有自恋而已。不过在一般的阈值范围里,这种指数相关性是正确的。

我的自我意识一直都很强,但是自我认可似乎是从硕士时开始逐渐加强的,去比利时后慢慢地完全地放飞了自我。无论在哪个社会下,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从约定俗成,道德规范到法律规章制度,这是保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所以即使‘完全放飞自我’也不是绝对的‘自由’,应该说是在遵守法律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不再强制要求自己去迎合其他的大众规则‘模板’,而且在选择不迎合后不再让自己深陷内疚自责失望等负面情绪中。简单来说就是:我就是我,我完全没必要做到别人心目中的那个‘我’,而且我根本不在乎别人心目中的‘我’应该怎么做。反正我又没吃你家大米,对吧?

‘没吃你家大米’,好像最近是个高频语句,我经常看到。不过仔细想一想,好像网络中用的比较多,现实中用的比较少;而且更像是年轻时,吵架时,气氛中时抛出来的一句话,而听者的回复也多是:他/她年轻不懂事,一时气愤,不要跟他/她计较。总之,你是不对的,但是‘大家’原谅你了,你也就释怀了。这是区别于我心中的‘我家大米’的。

现在对于我而言,首先,我是一个还不错的人,应该还算个好人,我的自我认可给我带来了足够的自信,不需要去从‘大家’那里得到自信。其次,我遵守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个规范对自己已经足够高标准,足够苛责,所以我不再接受别人对我的苛责。再次,即使大家不认可我的行为规范,我也不在乎,我不是因为‘大家’觉得我做的不好却勉强原谅我了而后我才释然不在乎,我是在‘大家’给我安个新的规范标准时就不在乎,我没告诉‘大家’我不在乎,只是因为我是个礼貌的人而已,当然我不会无限礼貌的。

比方说,有人对我说:‘你应该更孝敬你父母,那毕竟是你父母’之类的话,我常常就开始聊别的,因为首先我觉得我已经做的很好了,其次我不想做的更好有我自己的理由,但是我没有必要跟你理论这些,因为我不在乎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又跑题了,为什么我每次想写个什么都会写偏呢?这要是高考作文八成要拿个鸭蛋了吧。

再回来讲自我认可和幸福感,去比利时后我的自我认可开始提高,西方社会下的很多人都特立独行,而且认可自己的特立独行,没有周围一堆人用异样的眼光的眼光看你,自我认可自然会提高。再后来和R先生在一起后,R先生常常对于各种事情都给予我‘世界上’和‘宇宙里’最好的评价,自然而然我的自信心就开始跃迁了。R常常说:你的眼睛很漂亮啊,我太喜欢你的眼睛了。你的鼻子太漂亮了,鼻孔怎么这么小,你呼吸还顺畅吗?有足够的氧气吗?你要多吃东西,你肚子上的肉都不够多了,太瘦了不漂亮。

每天在R先生的洗脑中,慢慢地更接纳自己,更爱自己。你会觉得很多原来自己在意的什么单眼皮,土豆鼻子,腰上的肉,都不是事儿,这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接受他们就好,没必要作出改变。所以即使我打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晚饭常吃沙拉,都不是为了减肥,只是因为我喜欢而已。去年去日本玩儿时,天气特别热,自己又太懒没擦防晒,戴的墨镜腿上有两个镂空的装饰,结果我的眼睛两边被晒出两块斑,很淡,其实基本看不见。我介意了很长一段时间,粉底遮不住,我就买了各种遮暇,但是只遮那两块吧看着很怪异,再加粉底吧看着没血色,再擦腮红吧又觉得眼睛小了,总之为了遮两小块班,还得化个妆,太浪费时间了。最后我的纠结还是被R先生治好了:那个斑真的不明显,而且仔细一看还挺好看。反正现在我已经接受那是我的一部分了。

这样的自我认可首先带来的是自信,强大的自信。自信有了,就更容易忽视掉‘大家’的眼光,当然幸福感也会提升。

从小到大,很多人被牵着往前走的动力就是: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等进了大学的目标就是:找个好工作。从来没有思考过: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当大学有大把时间,开始试着思考这些时,才发现你根本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好大学不等于好的人生,好工作也不等于好的人生。然后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日子一眼可以看穿整个人生。还来不及想一想’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是不是接受这样的人生?‘,就已经被推到了这样的人生里。可能这对大多人来说都是个正常,普通而且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过程,可是对于我这样脑袋里想法很多的人来说,有点快,我需要独立思考的时间,也许我思考完了过的还是一样的人生,但是最起码我的思考能带给我的对这样的人生的认可,这也许会是支撑我度过人生中困难苦楚的最大动力。

这样的思考过程,对于我来说,就是杨宗纬的歌词里的:我做了那么多改变 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我尝试了那么多,思考了那么多,只是为了接受,过好我的人生而已。

以前看个什么文章,说的是为什么每年返校看望老师的都是差学生呢?好学生都去哪儿了?我不记得文章的观点了,我自己觉得,因为顶着天之骄子的称号离开了这个学校,满怀信心地想闯一番天地,去配的上这个称号,到头来却发现生活真的很普通,工作也不那么如意,自己没能改变得了世界,倒被世界改变了不少。所以不愿意回学校回忆起那个时期的自己。再过了些日子,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接受了自己的生活,倒是不惧怕回忆青春年少的自己了,也自然就愿意回母校面对恩师了。

我的思考过程,跟这些好学生接受自己的过程差不多,只不过我只能自己思考主动接受,不能被生活打磨着被动接受。

接受过后,就是稳稳的幸福了。’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工作日每天下班后一起看个电影,打个游戏,周末一起去买个菜,去公园散个步,还偶尔吵个架。’看到了明明白白的远方‘,日子还是一看到了头了,不过看到明明白白,自己也接受了。

我们最近周末常去看房子,想着:先在郊区买个房子,养条狗,要两三个孩子,给孩子存教育基金,再在市区买两三个公寓,以后留给孩子,还要在撒丁岛买个石头房子,等我们到55岁最晚60岁的时候,搬回撒丁岛住,要是和孩子关系好呢,就给他们带孩子,要是关系不好,就过农夫渔夫的日子,死了以后不要墓地,火化后把骨灰随便一撒,做肥料好了。这就是我明明白白的远方和归宿。

作者: 兴哲

传说中的女博士,还是学计算机的女博士。

《稳稳的幸福》有2条评论

  1. Hi 兴哲,你的blog满满的生活和幸福,谢谢你的分享。我打算下个月去撒丁岛玩,请问有地方推荐吗?谢谢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