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2022-03-01

先从抱怨我婆婆开始吧。

Alex在R妈房间,我听到他哼哼唧唧的,就下楼去看。Alex在小床上躺着,R妈在办公桌前工作,我走到Alex床前,拉开他盖着的毯子,想把他抱起来,谁知道拉到了一个用过的尿布。R妈和R给娃换过尿布后,这个尿布的去向非常不确定,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机率会出现在垃圾桶里,更多的时候是在大人床上,宝宝床上,暖气上,地上,客厅桌子上等等,而且还不包好尿布,甚至直接扣到地上。

前两天还发生了一件让我抓狂的事情。早上十点左右,我和两个娃在客厅里玩儿,发现沙发上有一条Alex的裤子,就想叠起来收起来,拿起来一看,我差点就断气了,裤子上沾满了Alex的粑粑。这一早,大人小孩在沙发上来来回回,居然没有粘一屁股屎也真是个奇迹。我刚开始以为是早上换的忘了洗了,后来越想越不对劲,裤子是我昨天早上给Alex穿的,晚上A他睡觉的时候已经换成别的衣服了,肯定是昨天晚上换的啊,我又想起来我哄Gioia睡觉时,R让我去拿一条Alex的裤子给他妈扔楼下去,Alex暴屎了,她要给他换衣服。那时是晚上九点左右,也就是说这条沾满屎的裤子已经在我家游荡了十二个小时以上了。我拍个照片发给她,问她怎么回事儿,她只把错怪在Gioia头上,说她把裤子放在楼梯上了,可能是Gioia拿到沙发上了。可是不管是谁拿走了,一条满是屎的裤子消失不见了,你不觉得你应该要找一下它在哪儿吗?而且洗掉吗?当然我没有质问她也没有替Gioia辩解什么。我只是转头跟我朋友发信息抱怨了一下。

朋友刚开始以为我在跟她开玩笑,后来问我:你到底是怎么忍受这些的?朋友和我一样有轻微洁癖,是那种家里乱的话晚上十二点不睡觉也得先打扫卫生的人,我说这类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比方说饭后她打扫卫生的话Gioia的餐椅和周边的地面很少会擦;每天拿走湿巾用过不放回原处,她屋里至少有五包湿巾,而我在客厅的抽屉里却永远找不到湿巾;每次她拿走孩子们的鼻子喷雾和吸鼻器后用过不洗而且到处乱放,都是我在犄角旮旯里翻出来洗里面已经干掉的大鼻涕,现在我再也不许她碰我屋里的那个,让她去找她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那个三四个;她房间的地上永远都有垃圾,用过的纸巾,Gioia的零食包装袋,她打印过的纸,便条,今天我还发现居然有几个硬币;厨房的水池里总是泡满了用过的碗和杯子,水池的滤网盖永远不盖上所以总是堵住,我前几天盖不上滤网居然在那里发现了她的测血糖的针管头。

这些细小而琐碎但是久了多了会让人抓狂的事情每天都在我家发生着,她搬来伦敦前R也一样。我想我愤怒的点是,1 R是个男的,我朋友有句至理名言“men are pigs”, 男人都是猪, 但是我婆婆是女的,不应该也是猪吧?2 一个R已经让我时不时要爆发一下了,再加一个升级版女R了就直接让我变火焰山了。

千万别跟我说家里有孩子就干净不了,孩子玩儿的时候当然是乱的,玩儿完后孩子帮着一起收拾早就是我家养成的习惯,孩子爸妈屋里是整洁的,甚至孩子的房间在和爸妈看完书玩儿过玩具后都是整洁的,只有R妈路过使用过的房间一片狼藉。以前家里来客人,我打扫卫生,R和R妈还常说:不用打扫,那个谁谁是熟人,人家不介意。我怼了他们好几次:我根本不在乎那个谁谁介不介意我家脏乱差,是我介意我家呈现给客人的样子,不管是那个谁谁来还是别的谁谁来,我家都得是整洁的样子!

那我到底是怎么忍受过来的呢?大概就是好多事情你简直不能相信它会发生,它居然每天真的在我家发生,大概是我被惊讶住了,再者这些事情发生的过于频繁,我常常非常惊讶又很快熟视无睹了。

上周四R去办公室工作,家里只有我和R妈还有两个娃。吃晚饭时,她走到楼梯口,突然就开始一惊一乍: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我觉得有人在屋里,或者在门口。我说我没听到什么啊,你要是不放心就去门口看看。当时Gioia坐在我腿上吃饭,我不方便去看。她走到门口,直接把门反锁了,然后回厨房了。这是什么操作?要是有人在屋里,你把门反锁了这是要跟坏人在室内决斗?谁都不能出去?要是有邻居在屋外,人家敲门却只听到你把门反锁了这像怎么回事儿?当然后来我去看了下,也看了家里的监控系统,什么都没有,屋里没人屋外没人,纯属她的臆想。

Gioia吃完饭后想吃橘子,但是家里没有橘子了,我的面条有点烫,暂时也下不了嘴,就直接带Gioia出去门口超市买橘子了。出去的时候跟R妈说了,也说了我们也就十五分钟最多二十分钟就回来了,我没带钥匙。我们回来后按门铃按了五分钟都没有人开,我们又用手敲门,还是没有人应。但是明明看到有个人影在屋里晃来晃去。我不想大声喊门,已经晚上快八点了,大声地吵吵会影响邻居。从猫眼里看看外面就知道是我们了啊,而且跟你说了就买个橘子很快就回来了。最终R妈是怎么做的呢,她试图扒拉开门上的信箱,猫腰从信箱里往外看?你从信箱的缝里能看到外面什么?我们的鞋子?我们的脸不比鞋更具有可识别性?最终我们还是大声吼她她才开门的。

有时候她一个人在家,把门反锁,不给锁上锁,却把链条锁挂上,照样的躲猫猫不开门,简直能把人气炸。给锁上锁的话,我们回来直接用钥匙就能开,链条锁却只能从里面打开。她外甥也有另一番神奇的操作,他在我家住的时候,晚上出去party回家后我们都睡了,早上醒来看到家里的锁根本没有上,那个链条锁只是挂起来,根本就没有滑到另一头,外面的人可以直接推门进来。教了好几次,也演示了为什么链条锁要滑到另一边才有用,可是人家油盐不进。PILI家的行为真是高深且莫测啊。

就抱怨到这儿吧,再写下去我又要爆炸了。

周日在地铁上看到一家四口上车后,每人一本书拿着读,聚精会神,旁若无人。我和R都很仰慕人家,这就是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吧。我心里琢磨着:R随处都能看书,可是我不行啊,在行驶的车上看书看手机我总是会头晕啊,我是做不了榜样了,这怎么办呢?要不我克服一下?这应该算是晕车晕船的吧?多适应下应该就好了。我暗暗下定决心下次要带本书来。然后我们下午坐地铁回家时,车开的摇摇晃晃的,我吐了个七荤八素,就把我“适应适应”的想法给吐没了。不过我想地铁确实憋屈,也许火车会好一点,下次再适应适应火车上看书?

最近开始上瑜伽课。注册表上有个问题,你学瑜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写了‘find inner peace’ 寻找内心的平静?哈哈哈哈。我属于四肢僵硬的那种人,而且我不打算被裹挟着去追求什么高难度动作,我只是想找个室内锻炼的方式而已。英国总是下雨,我户外散步快走的计划总是被打断,刚好有邻居说小区健身房里有人在教瑜伽,我就想试试。上了一节课,发现真的大爱啊。上课老师不停重复: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不要跟别人比,不要有突破极限的压力。这一节课,没有比拼,没有内卷,很愉快很快地度过了。非常的期盼下一节课。

当然我上完课回家后跟R说我非常喜欢这个老师这个课,他立马要求我带他妈去,我立马拒绝了。有你妈在,我内心还能平静吗?

最近Gioia每晚来我屋里赖着,或者拉我去她房间,给我把枕头放好命令我躺下来躺在枕头上,不能一副随时要离开她房间的打算,还要把胳膊给她她要睡在我胳膊上我怀里。每天晚上都跟她说:今天是妈妈哄你睡,那明天就该爸爸了啊。她每次都会说:好的,今天是妈妈,明天是爸爸。然后第二天一样的说辞:今天是妈妈,明天是爸爸。永远都是“明天是爸爸”,但是明天永远都在明天,感觉我们被她套路了呢。

最近我们打算纠正一下这个行为,不能一到睡觉就要赖在我身边,不能每次她要找妈妈,就得把Alex给爸爸或者奶奶去带。前天晚上睡觉时我非常严厉地说明天一定是爸爸来哄睡,又是拉勾又是盖章的,昨天早上一起床就开始重复这事儿,到了晚上又让爸爸陪着玩儿好久,但是到了该睡觉的的时候,她立马变卦,无论R怎么哄,都坚决地跑到我的房间来,推开躺在我床上的Alex,让爸爸把Alex抱走,然后一趟趟地回她房间把她的枕头水杯奶瓶拿过来,又拨开我们两个的枕头,把她的枕头放中间,再让我把靠枕拿走,躺下,把胳膊给她她躺我怀里,还把我的头一把撸过去紧紧贴着她的头,再把手环在我的脖子上,睡下了。这一切如行云流水,格外的顺畅。是的,我们再次惨败,感觉还没出招就被人家一套组合拳给打趴下了。如此安慰自己:R每天多陪她玩儿,如果只是睡觉的时候才找我,那就这样吧,只要能保证R每天有和她相处的时间就好了。她总不能让我陪她睡觉陪到大学吧,早晚会厌倦我的,且睡且珍惜吧。

Gioia有时候不好好吃饭,还把碗盘子勺子到处扔,食物撒一地,我们会罚她站墙角。不想吃饭,不喜欢吃,都可以,甚至扔东西都可以,反正她自己捡起来嘛,但是扔食物这个是不可以的,这是对做饭的人的不尊重。罚站当然也不是把她扔墙角让她自己反省,一个两岁的娃能反省什么呢。我们会首先跟她讲道理,告诉她妈妈和奶奶做饭很辛苦,她有时候会和我一起做饭,我握着她的手切蔬菜,又拎着她,她端着案板把菜倒锅里,炒菜也会在不溅油之后让她用铲子翻几下,洗菜也会带上她。所以她完全理解做饭的辛苦,因为有时候她觉得累了就跑去一边玩儿了。所以可以不喜欢吃别人辛苦做的饭,但是不能把食物扔地上。道理讲过了,她拒绝道歉还一直扔的话,才会罚她去站墙角,我们设个定时,她在墙角站着,我们继续吃饭,不跟她有眼神交流。通常三五分钟后她就不再大哭了,就比较冷静了,我先抱抱她,跟她再讲一遍道理,有时候她会直接道歉,有时候会大口吃饭表示自己改正了,有时候可能要等一阵子她的那股别扭劲儿过去了她才会道歉,这都可以。

昨天她从幼儿园回来后,我们如往常一样问她在幼儿园做什么了,过的好不好。其实就是正常交流,鼓励她多说话,也了解她每天在幼儿园玩儿些啥。她刚刚满两岁,表达能力非常好,可以描述一些事情了。昨天她却回答:不好,因为被罚站了,是Fay老师罚的,因为她把围兜扔地上了。虽然我们在家也会罚她,但是听到她在幼儿园被罚了,我们还是很忐忑。我们好好思考了下自己为什么忐忑,是因为自己孩子别人罚不得吗?也不是,我们并没有觉得特别心疼,更多的情绪是担心。我们入园时跟老师们聊过很久,完全没有被告知过有罚站这个可能,我们更多的担心是我们似乎对幼儿园的discipline一无所知,万一有更严重的惩罚我们不知道呢?思考过后我们打算找幼儿园的manager聊一下,不提哪个老师的名字,只了解一下discipline的情况。另外娃最近常说自己naughty,也问问是不是老师们经常用这个词。

早上R送娃去幼儿园时,出来接娃的刚好就是Fay老师,R就直接跟她聊了。不过她说完全没有的事儿,幼儿园没有任何惩罚措施,只会持续告诉宝宝们有些行为不可以,应该怎样做,不会因为做了而罚站。Fay说老师们也会注意不用naughty这样负面的词,Gioia应该是从别处学来的。

刚开始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相信娃说的,毕竟是她自己完整地描述出来的,不是我们引导说出来的。但是我们并不完全否认她所说的不是事实的可能。即便她说的不是事实,也不能称之为撒谎,因为她还太小,有可能只是分不清现实和想象而已。但是无论事实如何,我们都只是想了解一下,既然了解过了,那以后多观察就是了,宝宝没有明显的厌学情绪,还是很喜欢去幼儿园,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即便万一宝宝说的是真的,那我们过问过了,幼儿园总会忌惮的。

后来跟群里妈妈们聊了一下,原来大家的娃小时候都有过描述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的,大概是基于一些事实的想象,事实只是诱因,想象为主。我们的担心和疑虑就减轻了很多。所以结论是遇到问题要多和其他家长交流。

大宝最近满两岁了,二宝三个多月了,时间过的好快啊,我也马上要恢复全职工作了。

愿世界和平

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

后记:上午写了文章,下午带Gioia去博物馆看恐龙,回家时门又被里面链条锁锁上了,外面下着雨,Gioia在婴儿车里睡着,又不敢按门铃,怕吵醒了里面睡觉的Alex,敲门没人应,站雨里五分钟气的饱饱的,最后只能砰砰砸门,人家才听见才来开门,Gioia又被砸门声吵醒了。这到底要说多少遍人家才能记得住!!!白天不要上链条锁,就把下面另一把锁上拉就锁住了,外面有钥匙才能进得来!哎,还能怎么办呢?

剖腹产记

我一直都很喜欢St Helier医院,一直以来的用户体验都不错。但是剖腹产这次感觉有点懵。

上次生Gioia我们参加了NCT的课程,对于顺产的各种过程,无痛的种类,甚至宝宝在从产道出来时的各种旋转都了解了。只是当时的母乳喂养课太短,老师没讲的很清楚,堵奶的事情老师压根没提。经过一年的母乳喂养,这些知识怎么都自己摸索清楚了。但是当时选择了顺产,所以上NCT课程的时候,没注意听剖腹产的部分,这次二胎剖腹产就有点懵。

本来上周是有一个产前POA的 midwife的预约。医院没有通知我们是电话预约,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但是前台说midwife还没来,而且是电话预约,还是回家等电话吧。九点到九点半的预约拖到十一点半才给我打电话,而且上来就说是因为我电话留错了才这么晚打的,我直接问她:要是号码留错了,你怎么现在打通了呢?她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明明自己上班迟到,还试图怪我?然后关于剖腹产,就说了以下内容:下周三来医院,做血检,核酸检查,护士会给你两颗药,周三晚十点吃一颗,周四早上六点吃一颗,周三十二点后不要吃东西。然后她就想挂电话。

阿尼,这是什么意思呢?周三我几点去做检查呢?去哪儿做呢?那个药是什么药?周三我做完检查是要回家吗?那周四我又应该几点去呢?

我问了一大堆问题,那边支支吾吾只说了句:我们周三早上九点开门,五点下班。到labour ward来。周三要不住院。

我看交流实在困难,就放弃跟她交流了,打算周三到了医院再问。周三到了labour ward,当然地方不对啊,我们又被喊去妇科前台,妇科前台又带我们去护士站。护士站的护士才解释清楚:药是防止呕吐的药。周四早上六点吃过第二颗可以直接来医院,不是到护士站来,直接去labour ward。具体几点可以做手术,她也不确定,要根据当天情况由当值医生决定。

周四我们一早到了医院,觉得肯定要无止尽地等,但是我们一来就开始各种检查忙了,到了七点半八点钟左右检查完才开始等。剖腹产的时间和产妇顺序并不确定,要根据产妇情况由当天值班的医生来排,医生八点多开始查房,那时候才会通知具体几点可以做手术,一般优先做有complication的。而且如果顺产那边有紧急顺转剖的,也要优先他们。我这种情况不复杂的就只能在waiting list上等着了。

这些信息本来都应该是那个POA的midwife来告知产妇的,我们辗转三四个人才把这些信息弄清楚。所以我的不满主要是针对那个POA的midwife,太不专业了…

我选择剖腹产主要是上次生Gioia三C侧切,这次侧切或者撕裂的可能性很大,一般的撕裂概率在9%左右,我在25%左右,概率提高了很多,但也不是一定就会撕裂的,所以可顺可剖,看孕妇的主观意愿。鉴于上次侧切伤口长了granulation tissue,来回去医院折腾了大半年才基本处理好,我不想再经历一次了,就选择了剖腹产。对于医生来说,这种选择性的剖腹产属于风险最低的,一般给排在最后。

医生九点半左右来查房,告诉我们我们目前排第二个,前面有一个有complication的孕妇,要先给她剖,然后没有其紧急情况的话第二个就是我了,大概十一点钟吧。

当然我们运气一向不好,十一点半了也没轮到我们,就知道肯定有紧急情况被插队了。这也没办法,只是前一晚七点后我就没吃过东西,很饿。

十二点多终于通知我们去手术室了。脊柱麻醉真的很痛,麻醉师一直对我说要忍住,不要跳起来跑掉。阿尼,难道真有人跳起来跑出手术室?

其实我不能客观判断到底有多痛。上次生Gioia,没有无痛,疼了十几个小时,push了三个小时,已经痛到身体麻木了,后来医生赶来对我说要侧切,我说好,就切了。后来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侧切是在没有任何无痛的情况下直接切我的肉,而我并没有觉得比之前的push更痛。

生完之后就被拉去手术室缝合了,缝合也是脊柱麻醉,跟这次剖腹产是一样的。那时因为那个gas的缘故,我特别high,我特别话多,不停跟麻醉师 midwife还有医生聊天,后来他们实在觉得我话多就劝我睡一会儿… 可能刚经历生产痛,那时麻醉针插入脊柱基本上没感觉。

如果说那次疼痛是从10降到3,那这次就是从0升到3。尽管麻醉是一样的,体验却不相同,我确实差点跳起来。

打了麻醉剂后,趁着药效刚开始,腿还不是特别疼,赶紧躺下。之后隔了个帘子产科医生开始手术。我感觉不到疼痛,但是可以感觉到有人在拉扯我的肚子。R在我身边,对这个手术过程非常感兴趣,甚至还起身打算去帘子另一头观看一下,不过被轰回来了…… 后来他还是在手术顶灯的反射中模糊看完了整个过程……

后来宝宝被拿出来,midwife带娃和R去清洗,R剪脐带。剪脐带跟电视里完全不一样,R不是到帘子另一头那边去剪的,因为那边是无菌区,而且产妇肚子还开着呢,根本不适合去。医生拿出孩子后,会把脐带完全从母体剪下来,娃带着这个超长脐带和midwife还有R一起去清洗的时候,R才把脐带从宝宝肚脐这边剪断的。

之后医生缝合,R抱着娃在我身边等着。然后被转去产后观察室,大概五六个小时后被转到产后护理室。

因为是多人房,加上新冠的原因,晚上R不能陪床,娃饿了尿了需要人帮忙的话都是按铃找midwife。

我们病房还好,六人房住了三个人,宝宝都很乖,没有大哭不止的情况,只有一个妈妈有打鼾,但是可以听到其他病房传来的按铃声,宝宝哭声,一晚上不停。

我刚开始也会按铃让midwife把娃递给我喂奶,但是她们的响应时间实在太长,我没有办法看着娃哭自己却无动于衷,就顶着伤口疼拖着尿管自己去旁边婴儿床把娃抱起来。换尿布更困难些,因为弯腰时压迫伤口更疼。大部分midwife都很好,会帮忙换尿布,只有一个midwife把娃抱到我床上交给我换,她看着,换到一半,我实在疼的受不了,就瞪着她喊她换,她也给换了。

后来有个midwife来,让我多移动双腿,多活动,不必下床,在床上尽可能多弯曲移动就可以了,如果我觉得准备好了,就喊她来,她帮我下床活动。因为担心Gioia在家里爷爷奶奶带不了,我一直很着急回家,医生说如果恢复顺利的话,第二天下午就能回家,但是第二天上午要拆掉尿管,他们要看到我能走动,能顺利排便排尿,我和宝宝的血检也正常的话,就可以放我走。所以一晚上除了R刚走那会儿我累得不行,睡了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忙着喂娃,给娃换尿布,还有就是各种‘床上运动’。

早上六点时,那个midwife不忙了,来问我是不是可以试试下床了,我说好。然后我们就下床,拆尿管,换衣服了。之后我就扶着床来回走,后来可以抱着娃走。等R八点多来医院的时候,我差不多已经可以进出病房自如了。之后R看着娃,我移动到病房外走廊继续走动,狂喝水,帮助排尿。之后排尿顺利,儿科医生又来检查了宝宝,哺乳科的midwife又来观摩我喂奶的情况,妇科医生又来检查我的情况,药房的药剂师来问用药和过敏史,午饭后我们就出院了。

R后来一直跟别人炫耀剖腹产各种好,24小时就出院了。我后来实在受不了白了他一眼:不是剖腹产就一定能24小时出院的,隔壁病床的妈妈生第三胎在床上躺了三天了尿管也没拔也没出院呢。咱们能出院是因为我一晚上都在折腾,活动。

回家后当晚胸部就开始涨奶了,很快到了第三天腋下都开始有奶块了。我和R不停地揉,洗热水澡的时候也在揉,只要有空就在按摩挤压那个奶块。那两天我有点抑郁,觉得完蛋了,肯定要跟上次一样折腾一两个月,反复乳腺炎,每晚泵奶追奶,还得喂配方奶了。但是到第四天就开始好转了,奶块有溶解的迹象,胸部两块大石头终于开始变软了,奶路通了。之后就一路开挂喂奶了。幸好我坚持不给配方奶,只有刚回家那个晚上我们实在太累晚上给过一次配方奶,之后就再没有了。NHS的指导意见说的是对的,刚开始给配方奶还有奶嘴的话,会阻碍产奶的,只有宝宝不停地吸,产妇身体才会知道宝宝有需求,才会产更多的奶。

我也终于可以自称奶牛了。产后一周泵奶三分钟能泵出来一百多毫升。去年给Gioia追奶时,十五分钟也不一定能泵出来80毫升。现在泵奶都得收着点,怕泵多了产奶更多,泵三分钟缓解下乳房压力就停。

这次产奶顺利除了跟我们不停按摩乳房,不给宝宝配方奶有直接关系外,我的心情也很重要。二胎妈妈比较有经验了,不再慌乱了。此外对于R和他妈,我生前就打好预防针了:我自己做了很多包子,还有各种大骨汤,鱼汤,冻冰箱了,还买了很多冷冻食品,我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的饮食,另外家里有清洁工每周来打扫。我不需要R妈为我做任何事情,她只是在照顾他们自己还有R而已。这样每个工作量都不大,都不会累极而情绪崩溃。另外对R和R妈的好多奇特行为,很多时候我就当没看见。

总之,关于剖腹产的体验是:肯定比没有无痛的顺产要好很多,只是剖腹产后恢复时间要久一些,抱着宝宝喂奶有时候会挤压伤口有些疼。另外每晚都要在肚皮上打那个防止血栓的针剂,打针本身不疼,但是药剂进入身体后会有辛辣的疼痛感。 如果上次顺产没有那个granulation tissue的问题的话,其实恢复的还是很快的。但是没有无痛的话,我再也不要顺产一次了。

中年人的生活,说崩溃就崩溃了

周一晚上娃有些低迷,我们觉得可能只是长牙,也没多注意。

周二早上好好的,不过持续低迷,送娃去幼儿园,十点多收到幼儿园电话,说娃发烧了。我们跟幼儿园争论了一下,每次都是稍微有点发烧,就喊我们去接回来。好几次接回来根本不发烧,却还是要去做核酸测试,你们确定她真的发烧了吗?幼儿园非常肯定。我们只好让他们稍微等一下,因为我有一个助产士的预约,二宝34周了,有个例行检查。

在去助产士预约前,我需要把我正在写的一个任务总结写完,大概需要五分钟。另外我的大脑在飞速运转:Juliet上周就给了我一个task,我已经拖了一周了,今天一定得给她看看那部分的数据; 明天有一个数据模型的会议,要跟Kate聊下是要讲什么,能不能推掉; 昨天跟一个recruiter通了个电话,他今天会给我发了两个人的简历,需要看一下,跟Kate反馈,让她决定是不是有下轮的面试,要是面试的话,我得把我加入这家公司时做的的那个面试题目找出来,给Kate和recruiter; 昨天在log里发现了error,但是log没有保存传感器的ID,需要找Lina聊一下这个问题,她有空的时候需要处理一下这个问题,只要模型runner里面出现error就要返回传感器ID, 要不每次找哪个传感器出现的问题太费时间,今天还得抽空把这个error的问题解决了; 见助产士需要问一下为什么都34周了,我还是每天烧心难受,而且我开始出现假性宫缩了,我需要注意些什么,还得告知他们我的剖腹产日期,因为剖腹产是负责产后护理的助产士和医生定的,例行检查的产前助产士还不知道。还有最要紧的,需要定核酸检测,早测早出结果,要不定晚了明天也不一定能送娃去幼儿园。如果明天早上能拿到结果,至少下午能把娃送幼儿园。

还得跟老板说一下,我今天又work odd hours了….

在我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在计划这些的时候,R出现我的门口,开始抱怨幼儿园滥用新冠的政府政策,娃稍微发点烧就让家长接,就让做核酸测试,这非常不合理,接着抱怨他的工作多忙,然后又在是先去幼儿园接宝宝还是先去助产士那里纠结…..

我看着这个叽叽喳喳的男人站在我门口,真的很想直接摔门把门摔在他脸上。你那么忙,那赶紧安排你的工作啊,站在门口对着我一通抱怨能改变什么?我知道我要是摔门肯定要吵架。我转回头对着屏幕继续写我的总结,同时对他说:你能不能暂停你的抱怨,去换衣服,找车钥匙,上厕所,换鞋子,把你出门前这些事情做完,我需要这五分钟写完这些总结,去助产士那里的路上你再接着抱怨好不好?我们先去助产士那里,然后再接娃。

然后我就不理他的可是但是了。

五分钟后,我去换衣服,他在门口瞎晃着,我上车,他开车就上路了,出小区就又右拐。我问他:你记得去助产士那里的路吗?他说:不记得。

我:那你在门口瞎晃什么呢?你不知道先把GPS设置好吗?我给你发了invite,你看看你的日历,点一下地址就好了。您到底是多大牌的老板,还得等着我给你设置GPS?

R:我就是忘了。

不是忘了,是根本没有那个意识。平时也没有,更不要指望这个时候他会有。我本来正在手机上定核酸检测,只好暂时放下把地图找出来设好GPS给他。

到了助产士那里,等待的时候我赶紧定核酸检测,没等定完就被喊进诊室了,只好跟R说不用他一起见助产士了,拿上我的手机,把核酸检测定完。

之后去幼儿园 接宝宝,幼儿园说八成是tummy bug,幼儿园好多小朋友都得了。我们上周也得了,又是呕吐又是腹泻,但是已经好了啊,难道又得了?不管怎样,既然幼儿园知道是tummy bug,为什么让我们去给娃做核酸测试呢?我们争论了半天,幼儿园终于同意不用去做了,只要带娃回家就好了,如果第二天不烧了就可以送来。

其实看到娃的时候就知道是真的发烧了,脸通红通红的。幼儿园两个小时前已经给喂了一次Calpol了,温度一点没有降,还在烧。

我们也不知道是tummy bug还是长牙引起的了。不管原因是什么,娃肯定要留在家里就对了。

午饭娃基本上没吃,下午睡了个午觉,我们赶紧把工作赶了一下,晚饭娃基本上又没吃。倒是喝了不少牛奶。娃睡后我们赶紧加班赶工作。晚上娃睡的不踏实,踢被子,时不时喊妈妈,我凌晨三点去她房间陪她睡的。

周三早上娃醒了,我摸了下额头不烫,R把娃拎去吃早饭,我slack上线假装在工作,然后继续睡到九点了。醒来发现娃居然在家,R说他量了下娃的体温,38.5度,就把娃留在家里了。

然后就是鸡飞狗跳的一天,早上两个人都在开会,给娃弄了个messy play,关客厅里了。幸好最坏的结果就是她把那个亮粉扔的到处都是,地板上有不少颜料,还好没有摸到沙发上去。

R开完会把娃拎去推车上散步把娃给晃睡着了,我们勉强工作了一个小时。但是早上睡了,下午娃就不睡了。下午各种作妖,楼上楼下所有的玩具都散在地上,身体不舒服动不动开始哭起来,而且是大哭,我们就在哄娃-五分钟喘口气-又哄娃的循环中。

下午两点半R工作巨忙,我只好暂停工作带娃,她发着烧也不敢带出门去玩儿,好不容易熬到五点多,我实在撑不住了,把娃给R,去睡了一个小时。R带娃去门口公园玩儿,遇见邻居宝宝M,娃特别高兴,终于情绪好了很多。R做了晚饭,娃又不吃饭,又闹着不洗澡,我收拾厨房的时候,R带着娃洗澡娃崩溃大哭,R也崩溃了。我只好接手,好不容易哄下来,喂了些牛奶,玩儿会儿,跟爷爷奶奶视频,然后我带去哄睡,R去加班。

哄睡前还找了半天娃的小熊。客厅,主卧,客卧,车库都找了,就是没有。后来我突然想起来上次车钥匙找不到,就是娃拿了放在她的玩具推车的小车篓里了。今天果真在那里找到了小熊。

好不容易哄娃睡着,我回到电脑前继续加班。晚上十一点了,想起来娃最近喜欢穿那个绒的睡衣,很暖和,即使踢了被子也不会担心会被冻着,就想再给娃买两件,就开始了网上购物,R来一起又给娃选了些大衣,圣诞穿的衣服,还有二宝的小西服。如果R不参与的话,我应该会分两次买,先买最近要穿的,然后等黑五再买圣诞的衣物。但是他看到喜欢的就要立马拿到手,再说我实在是太累了,不想折腾了,就全买了。反正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实体店,后面二宝来了只会更忙,有没有时间网上购物也不一定呢。

跟R说晚上他去主卧睡,宝宝监视器的接收器在主卧里,宝宝任何声音都会把我吵醒,今天换他去那里。我要在客房睡,我真的需要好好睡一觉。

打开郭德纲的‘老郭有新番’评书,估计没听完闲白我就睡着了。其实我好多集我都听过好多遍了,只是每次只听个开头就睡着了,哪集都没听完过。

即使在客房睡,半夜娃醒了,我还是听得到。R去娃房间哄娃,娃看到他哭的更厉害了: Gioia want mummy, mummy!我只好过去接手,陪着娃一起睡,她搂着我的脖子生怕我走了。一晚上时不时醒来又嚎几声, 还有两次醒来说饿了,要吃东西,但是估计太困了又睡着了。熬到早上六点多,一定要我起来带她去吃东西。我喊R,他根本没反应。只好自己起床,带娃去他房间,让他带娃去楼下吃饭。R却非要Gioia继续睡,我说她不会继续睡的,你最好现在起来带她下去。R各种矫情,他很困他很累他需要五分钟。我说我必须得去上厕所了,我一晚上不敢动生怕吵醒娃,但是你二宝正在踢我的膀胱,我需要立刻去厕所。R还是不动,我把娃放他身上,转身去了厕所,然后就听到身后娃大哭,从他床上溜下来,跑来厕所找我。我只好带着娃上厕所,然后带娃下楼吃东西。

大概是太内疚了吧,没一会儿R也起床了。一起吃过早饭,我收拾了厨房,给娃换好衣服鞋子,然后跟R说:我必须要去睡一会儿,我觉得我快累死了。R又是各种矫情:我还在上厕所呢!

那就带着娃上厕所!

之后R还想把娃留在家里,我说她现在只有37.5度,你给她喂calpol,至少到中午不会发烧。我需要休息一下,至少中午前娃会待在幼儿园。如果你把她留家里,你自己照顾。然后R就带娃去幼儿园了。

我回去睡了一个多小时,起床,就是一上午的会议,我觉得我跟个行尸走肉差不多,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听同事在说什么。反正也没法集中精力,就在开会的空给娃又定了个水族馆的年票。

中午两个会之间有半个小时的空隙,赶紧去热了包子吃。上个周末抽空包了很多包子冻起来了,专门应付这种超忙的工作日。

热着包子的功夫,我突然就撑不住了,开始哭,看到R下楼来我接着大哭,我好累啊,太累了。

一边哭一边盯着墙上的钟,马上要开下一个会议了。

R一边在手机上查看工作邮件,一边不停偷瞄我,我问他瞄我做什么,他说看到我哭他很难受。

我不是个期期艾艾矫情的人,哭也只是发泄情绪,疏解压力,没觉得天塌了,没觉得该抱怨谁,只是哭而已,哭过就好了,哭完该干嘛干嘛,也不需要R安抚,他也知道这些。只是看着怀孕的老婆天天上班带娃这么辛苦,而他自己也很忙分身乏术实在挤不出更多时间来分担了,所以他也很难受。老夫老妻了,很多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就够了,不需要太多言语。

工作的会议开完已经一点多了,两点的时候医院还给安排一个给婴幼儿喂奶的在线讲座。本来是想听听的,想咨询下剖腹产后下奶和喂奶的事情。到点儿发现预约信上我的手机信息居然是空白,导致没有收到zoom的登录信息。

我居然还特别高兴:终于逃了一个会。

然后关上笔记本,回床上睡了一觉。我以为我会直接翘了下午的班,可是迷迷糊糊地睡的不踏实,时不时醒了看手机看同事有没有发来信息,睡了一个小时收到信息立刻跳起来继续工作。

毕竟睡了一个小时,精神恢复了很多,只是身体还是觉得累,腿觉得麻麻的。

后来R忙着开会,到五点四十了还没有去接宝宝,我打算自己开车去,下楼找车钥匙,R怕我开不了车,中止了会议去接的宝宝。然后我做饭,吃饭,收拾,R饭后带娃洗澡,我哄睡,接着起来加班,又是一天。

半夜宝宝醒了找我,R也安抚下去了。因为宝宝晚上一直醒,R就睡在宝宝床上了,第二天R说宝宝有次醒了,拿个毛绒玩具鸭子玩儿半天,然后就转过头试图塞R嘴里去,R惊醒时发现半只鸭子已经在嘴里了。

周五又是忙碌的一天,我们还是尽早完成工作一起走路去接的宝宝。晚上宝宝睡了一整晚,我也睡了个好觉。但是R周六开始发烧,估计是宝宝把病毒传染给他了。虽然发着烧,周六早上还是带宝宝去游泳了,

周六下午趁宝宝睡午觉,我们也休息了一下。宝宝醒了之后我带去超市带去公园玩儿会儿,让R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就和几个邻居妈妈出去吃饭看电影了。

没想到007的新电影这么受欢迎,常去的影院居然没有票,我们只好转去另外一个影院。虽然有票但是影院居然坐满了。这还是在来欧洲以来第一次遇到,一般再好看的电影上映一周后影院都半空着了,根本不用提前买票。

不管怎样电影很好看,还是第一次看007的电影看到很感动的。影院后面有个停车场,但是我们对那里不熟悉,找不到入口,就把车停在附近商场了,商场是一大片房子集中改建的,有很多个入口。但是我们看完电影出来,商场门早关了,去顶楼停车场的门也关了。我们绕着那一大片找入口时,A开始打电话,我看着她举个电话走在街上觉得非常不安全,还看到有人一直走在她和H身边,看似只是一个路人,但是大半夜的在一个出名的不安全的社区还是让人担心。

后来才发现A原来是在给商场打电话,保安说看到我们了,也没问我们在哪儿,让我们等。

刚看完007的电影,然后被保安告知他知道我们的位置,但是我们一直在绕着商场走,没停下啊,中间还穿过一个小胡同…… 后来保安还真找到我们了,原来A打电话给他们后,他们就在监控上发现我们了……

后来我和V感慨,A好聪明啊,我们就知道绕着商场走看看哪个门还开着,完全没想到打商场电话,完全没想到晚上十一点商场居然有人值班,电话居然打得通。

不管怎样,和妈妈闺蜜在一起,吐槽着老公,吐槽着生产时的一些事儿,聊着各自的娃,心情很是舒畅。

回到家发现R烧到四十度了,赶紧拿了退烧药消炎药,让他吃下,晚上和他一起睡在主卧了。自从怀孕以来,我睡眠特别轻,他打呼又特别大声,很多时候我们都分房睡。周六晚上为了照顾她和Gioia,只好留在主卧了。Gioia倒是还好,晚上醒了一次,我走去她房间半路上她就已经又睡下来了。R一晚上烧的特别厉害,我时不时迷迷糊糊醒了摸摸他的头,还是很烫。

早上六点我突然听到屋里有什么声音,以为是Gioia的玩具没放好掉下来了,接着就听到她一路小跑的声音,然后出现在我们床上了,好不容易哄下她又睡了一会儿,然后就带去吃早饭玩儿耍,R多睡了会儿。

快到中午时,我实在撑不住,在沙发上睡着了,R给了Gioia打开电视也睡着了。没一会儿Gioia来喊我:mummy,Gioia fame(饿了)我只好起身给她做饭,然后吃了点她剩下的意面,哄她睡觉,给R留言他要是饿了就热包子吃,然后我就开车出去了,去next取给Gioia和二宝买的衣服,去中超买了很多冷冻速食回来,打算试试看哪些好吃,生二宝后就指望这些速食过了…

回家后把买的东西都整理好,宝宝才醒,我是上辈子哪里修来的福气才得来这么好的宝宝,醒的刚刚好。带去吃零食,又带出去玩儿,五点多回家R才睡醒,R做了晚饭,我们一起带娃洗澡,我哄睡,直接睡娃床上了,醒来已经凌晨四点了,没有枕头支撑着肚子和后背,疼的很,就挪去客房了。

今早宝宝醒了又直接去R房间喊醒了他,我们一起吃了早饭,送娃去幼儿园,R又躺下了,还是高烧…

我原本今天要去办公室的,有个会要本人参加,也只能改远程参加了。上午开完例会后,我也去睡了一觉,睡醒已经一点多了,赶紧爬起来继续开会。到三四点R醒了,我们热了昨晚剩的一晚pasta,分着吃了,当然这份量不够我吃,我又做了碗方便面,还吃了几个老婆饼,才觉得饱了。然后才赶紧回到电脑桌前正儿八经地工作了两个小时。

如此摸鱼的一天。

晚上好好给爷俩儿做了顿饭。

然后把体重秤的电池换了,称了下体重,怀孕35周,已经从孕前60公斤长到80公斤了,等生产时估计最少85公斤,不过我已经无感了,减肥的事儿等断了奶再说……

晚饭后R说起去接宝宝时,问了下老师我们是不是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去接宝宝,老师说也不是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有时候只剩娃自己的时候,她确实有点伤心,她们就带着娃一起打扫,给娃个什么任务,她就高兴起来了。

我和R对看着,眼泪差点掉下来,双职工的家庭,辛苦的何止是父母,娃也一样。明天起,五点去接娃,有什么工作都推到娃睡着之后再去补。

晚上哄娃睡觉,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放了几个响屁后告诉我她poopoo了,要换尿布。要是平时我肯定不理她,让她接着睡,因为她经常不想睡觉找借口从她床上下来,其中一个借口就是poopoo要换尿布。但是今天一摸她肚子,硬邦邦的就觉得不对劲,起来换尿布果真是拉粑粑了。换好回床上又是翻来覆去,我给她揉了半天肚子,她又说poopoo了,但是not finished, 痛痛。我只好抱起来去我们屋,喊上R,他热了暖水袋,还给揉着肚子,我握着Gioia的双腿上下旋转帮她排气。然后又换了一个好沉的尿布。

现在R躺床上,Gioia趴在他身上睡着。预感又会是一个无眠的夜……

后记:周二R的嘴巴舌头开始出现水泡了,身上也有一两个疹子,我们才后知后觉原来是手口足啊,发烧,嗓子疼,耳朵深度疼,都是手口足的典型症状啊。

上周宝宝一直把手放嘴里,我还以为她在长牙,又没有看到新的牙齿长出来,现在看来应该是长水泡了。她也摸着她的头告诉我痛痛了,我理解成感冒发烧头疼了,其实应该是嗓子和内耳疼,她不知道怎么表达,只能指着头说痛痛。她不吃东西肯定也是因为嗓子疼。我这个妈妈还是不合格啊,好多信号都没有接受准确,要提高业务水平才行……

养娃一年记

2021年2月14日,十天前,情人节,我和R把宝宝的高低床安好了,当晚就把宝宝留在她屋里睡了。此后一周,每晚醒五六次,从最开始需要过去哄,要抱抱,还要喂奶,到后来只要R过去,宝宝看到R就又安心躺倒继续睡,到最近四天每晚直接睡到早上五六点,中间只有一天晚上一点醒了,R过去稍微拍了一下她就继续睡了。

现在R算是彻底解放了,反正他睡的晚,睡前去看看宝宝,掖个被角,早上五六点我过去喂奶,再陪着在黑暗里翻来覆去地玩儿一会儿。如果再次入睡时不到六点,我就回我们卧室,如果已经六点半了,我就陪着宝宝睡一会儿,过一个小时喊她起床去幼儿园。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大运动太多宝宝特别累,还是早上喂完奶后玩的累,七点半通常都是我们喊醒她,要起床梳洗去幼儿园。以前都是她喊醒我们啊。

宝宝一岁时分房搬到她的房间去,是我和R的共识。但是我们以前并不认为这是一件需要一岁生日当天必须即刻执行的事情,即使等到她一岁半的时候也可以接受。

宝宝四个月时我和R都开始半职工作,持续了三个月。我周一三五上班,R周二四五上班,晚上轮流带宝宝。每个周五都是一场战斗,我和R跑着换班开会,遇到会议重叠的时候,只好带着宝宝坐在电脑前,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跟同事们打招呼:Hi,今天我有一个小助手… 还好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老板同事都理解。

2020年9月份,宝宝快七个月的时候,开始上幼儿园,我们也恢复全职工作。晚上依然是轮流带宝宝。当然虽然说是轮流,宝宝常常有必需我来哄的时候,虽然如此,宝宝一晚上醒几次,R轮值的时候他负责大部分的哄睡,只在哄不下的时候来客房找我,我至少可以睡大半晚上,我已经很满意了。

后来宝宝长牙,晚上常常醒了哭,又哄不下,要吃奶安抚,要抱抱,有时候还得颠着走。这段时间其实比之前两三个月colic胀气时还熬人,毕竟那时我还在产假,只有育儿一项工作,第二天总可以偷空补个觉。长牙时我们已经全职工作了,每个难熬的夜晚过后,第二天都得顶着黑眼圈准时在九点坐到电脑前。有一次,晚上我们没仔细检查意大利千层饼的材料,给宝宝吃了带鸡蛋的饼皮,宝宝出现过敏反应,我们打了999, 救护车来了带我和宝宝去医院做检查,宝宝那时还不会走,被救护车拉去医院,也不可能带婴儿推车,也没有带背带。等着看医生的几个小时里一直抱着宝宝,回家后胳膊都要折了。第二天实在是起不来,八点半给老板发了个消息,如实陈述了这个鸡蛋事件,如实地告诉她我真的起不来,需要请一天假。老板直接准了,没有任何为难。

2021年1月份开始,是R的忙季。而我们公司是一个创业公司,公司发展很好,1月份业务量剧增,给我们后台的工程师们带来了很大压力,我也忙得不可开交,本来列了学习计划想给自己充下电,结果正常工作都做不完。每天五点半接宝宝回家,做饭吃饭,收拾厨房,哄宝宝睡觉,折腾一圈下来通常就九点半十点了,然后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到凌晨一两点。R更惨,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没有了每天宝宝睡前的family time,最多只是吃饭时逗一下宝宝,还有饭后给宝宝洗澡。那段时间宝宝开始自主入睡了,晚上喂完奶,在床上各种翻滚,有时候会翻滚一个多小时,时不时再吧咂几口奶,再继续翻滚,在翻滚中睡去。我从刚开始觉得难熬,想喊R帮忙,到最后顺其自然,陪着玩儿,时不时从即将坠落的床边,一脚踏上的床头柜上把她捞回来。

那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晚上宝宝醒了,我完全没有耐心哄睡,直接上胸喂奶,到后来都不想给她抱回她的床,通常她吃上奶,我就又睡着了,完全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吃完的。这样养成的习惯就很难戒,后来R没有那么忙了,想晚上替我几晚,发现完全带不了宝宝,宝宝只找我。R埋怨了几句,被我吼了一顿:我不是故意惯她这样的,你的忙季不是只有你在忙,是带的整个家庭跟着忙,你平时分担的家务育儿都落在我头上了,而且我还要全职工作,晚上一样要加班的。

就这样到二月份,宝宝的床从国内海运过来后,我们就决定要分房了,第一晚只是试试,发现宝宝可以自己睡,只是新环境不熟悉,需要时不时确认一下我们还在,我们就不时过去看看,到现在第二周完全适应了她的房间。加上最近宝宝开始走路了,当然以前也走,只是两三步意思一下,最近开始单独走路五米以上,还开始跑了。运动量加大,吃得就特别多,吃饭的时候小手拿着饭菜不停地往嘴里送,都顾不得她的日常叽叽喳喳地‘讲话’了。吃得好,运动量又大,睡得自然就好了。

我是在发朋友圈说了分房的事情后才发现原来国内是要和父母一张床睡到两三岁的。我在英国的朋友多是很早就分房了,有刚出生就分房睡的,不过大部分是0-6个月分床,6个月到1岁之间分房,也有cosleep一直和宝宝一张床睡的妈妈,以华裔妈妈居多。

我其实不是任何育儿观念的坚定支持者,唯一信奉的大概就是: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当初我也不是母乳喂养的坚定支持者,我追奶也只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尽全力不想放弃,当时如果追不成我也就安心给宝宝喝配方奶了。现在我也没有觉得西方妈妈们的育儿一定就很优越,一定要很早分房睡。我的原则是,如果自己可以接受每晚醒几次喂母乳,那就继续,如果这影响到自己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了,那就喂配方奶,和宝宝分房睡,或者找睡眠培训师。

宝宝房间里有一个视频监控器,一个音频监控器,足够我们知道宝宝屋里的一切动静了。我看了一下这几晚的视频,发现宝宝有时候还是会醒,翻个身,晃晃头,就又睡着了。早上五六点宝宝醒了,也是先自己拿着她的小熊玩儿一会儿,才坐起来喊我们。昨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地醒了,打开手机看监控,正好看到宝宝掉下床去了。赶紧喊了R过去看,发现宝宝没事儿,都没有哭。

我们买的高低床,低层的床本来就不高,我们又在周围垫了一圈沙发的垫子,足够厚了。她的床沿还围了半圈的护栏,防止她睡觉的时候掉下来。没有全部围上是因为她清醒的时候会扒着护栏往外蹿,与其从护栏上面的高处坠落,不如不完全围上,让她从低处坠落。而事实也证明了我们是对的,宝宝掉下来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是跟邻居的妈妈学来的经验,已经经过几个娃检验过了。

最近给宝宝做了个床帘,防止她从床尾书柜上把所有玩具都拖到她的床上去,只留了一个小窗给监控摄像头和夜灯。这是人生第三次用缝纫机,还不错。第一次也是前几周,给宝宝做了个被罩和枕套,我妈给宝宝做了个小被子,可是没有合适的被罩,我就把家里不用的床单拿来做了个简易版的,如图,地上黄色的那个。宝宝的枕头不是正常尺寸,就顺手做了个枕套。第二次用缝纫机给邻居宝宝做了个枕套。第三次就做了这个床帘,彩虹做了两遍,我原来计划把彩虹三条坐一起再缝到帘上,做好后发现因为有弧度扯的皱巴巴的,后来又裁了三块布,一条条地缝。

刚好我做完这个床帘,邻居有妈妈在群里借缝纫机,原来她家窗帘太长了,她想裁短缝起来。借走缝纫机一天后,她说她失败了,问我能不能有偿让我给她把窗帘改了。我说我不会改窗帘,人生只用过三次缝纫机。这都是事实。

我不觉得改窗帘又多难,看个youtube的视频应该就学会了,但是我并不打算帮她。我跟R聊这件事,R坚持让我去帮她,说我从此就成为这个小区最受欢迎的妈妈了。我只是呵呵呵了一下。

作为一个‘‘人间清醒’’的妈妈,为什么我不帮忙呢?首先,我无意成为小区最受欢迎的妈妈,有几个要好的妈妈一起育儿溜娃就够了,我不需要人人都喜欢我。其次,窗帘长是个普遍问题,小区的很多妈妈有这个需求,但是周围没有好的裁缝,我帮了这个妈妈,那下一个呢?我都没有帮关系好的Heli改,怎么可能帮这个只见过两次面的Julie改呢?当然可以收费,可是这又能带来多少收入呢?有这点时间,我不如多陪宝宝,或者多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吧。再次,就算我帮她们,我最受欢迎,但是很明显大部分人不会去买个缝纫机的,然后就是大家来我家改窗帘,她们喝着咖啡吃着糕点,我在缝纫机前给她们干活?这样的受欢迎不要也罢。所以结论就是,只有自家宝宝才是我碰缝纫机的唯一动力。

我和R时不时反省一下我们的育儿工作做的怎么样。总体表现不错。最大的不足就是宝宝面前吵过几次架,吼了对方。以前宝宝小对吵架没有意识,现在宝宝可以观察我们的表情,知道发生什么了。而我们一直在控制,一直在调节,现在基本上没在她面前吵过了。另外吵架基本上都发生在刚出生时我荷尔蒙失调和后来我们工作太忙太累的时候,现在宝宝搬到她屋里后,我们都可以睡个好觉了,吵架机会就更少了。

前几天我和R聊我们的感情,觉得我们应该是比看起来更好。因为我们并不避讳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不高兴的情绪,也不避讳谈起我们吵架的事情,我们也不喜欢在外面秀恩爱,所以看起来关系好像没那么好似的。但是因为不避讳,所以外人看到的也就是全部了,没什么其他外人不知道的矛盾。

有宝宝后我们也在调节,现在的感情是比有宝宝前更好了。当然这不是个直线上升的过程,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也很down,大概到底了。作为新手父母,很多状态不知道怎么应对,加上我的荷尔蒙失调,过去的一年里,大概有几次,我真的琢磨了一下婚该怎么离,律师,财产分配,抚养权,还有我的居留卡的问题。当然作为一个成熟且清醒的人,我知道我可能只是受荷尔蒙的影响,或者只是太累了,要冷静一段时间确定不是外观因素后再行动。然后通常第二天R道个歉,或者我们聊一下,我就从气爆了的状态转成感动到哭不停了。所以大概还是荷尔蒙。我和R并不避讳讨论这个问题,他现在也知道荷尔蒙是一个我无法控制的事情了。即使现在,我有时候还是会受荷尔蒙影响,像是昨天,我觉得我有点焦虑,R给我泡了茶,我们看了会儿BBC的planet的纪录片,也就好了。

另外一件我控制的很好的事情,就是不鸡宝宝。我自己是9个月的时候开始走路的,所以宝宝9个月的时候我试了一下看她会不会走。她只是喜欢扶着栏杆走,并不会独立走,而且也不具备独立走路的能力,因为很明显她的平衡还不好。然后我就又佛系了。1月份的时候,幼儿园老师说宝宝开始在走路了,但是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并不喜欢走,我们也没有催。等她生日过了之后,我也没那么忙了,开始对这件事上心了。那时她的平衡感很好了,可以自己从坐立到站立了,只是不肯迈步。我觉得可以帮助她一下了,每天尽量四点半下班,把宝宝接回来多练习下,当然也是随她的意愿。现在宝宝已经可以走的很好了。
作为一个喜欢自鸡的人,能控制住自己不鸡宝宝对我来说是个值得骄傲的事情,尤其是朋友圈好多妈妈在晒宝宝走路的视频,我都淡定地滑过了。最近开始辅助宝宝,也是觉得她准备好了。在她准备好了的时候我还不帮助,那就跟鸡不鸡没关系,是父母责任没尽到。

昨晚和R聊,想着还有十七年宝宝就要去上大学了,好像还很远,可是为什么今天她开始走路,开始跑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生出了一种别离的情绪呢?

且行且珍惜吧

养娃那些事儿—玩具篇

备注:1)我家宝宝现在七个半月,所以这篇文章仅推荐七个半月内的玩具。2)除了最近跟着乔治妈团购外,我很少从国内转运宝宝的玩具,所以以下玩具大都是我们NCT妈妈们和邻居的妈妈们推荐的,可以直接在英国买的到。3)以下所列玩具我大部分都买过,有少部分是其他妈妈推荐但是我没有买,因为我觉得使用周期不长,或者我家里有替代产品。4)另外同类型的产品我没有做过比对,一般有妈妈介绍了,我觉得不错就买了。有很多不同品牌做同一款产品,其实只要是耳熟能详的牌子,差别没有很大,不用太纠结哪个牌子。5)我大部分时候是在Amazon买玩具,除非差价比较大,否则我懒得去别的网站买,主要是懒得注册帐号再填付款信息,有勤快的妈妈去google 一下,肯定有别的网站或者官网更便宜。

写玩具前,先介绍个app吧:BabySparks,这个是付费的app,主要是帮助爸妈和宝宝互动和辅助宝宝develop的app。NCT的妈妈们推荐这个app 的时候,宝宝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当时是觉得不知道怎么跟宝宝互动,每天大眼瞪小眼挺尴尬的,尤其是后来两三个月colic那段时间,觉得好难熬,后来大家都下了这个app,按照上面展示的activities跟宝宝互动一遍甚至几遍,时间就过的很快了。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下这个app,觉得非常好,各种activity细化分为:Gross Motor, Fine Motor, Cognitive, Speech, Sensory, Self Care 还有Social Emotional, 然后再根据宝宝的月龄列出合适的互动项目,还有辅助视频。这个app可以买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久,价格不一样。好像可以试用一个月,我记不太清了。建议买一年就够了,后面一岁左右可以爬,走之后,每天追在他们屁股后面都来不及,更甭提让他们按照一个app的指示在做运动了。

我本来是想把BabySparks的activities根据月龄列个表,再配相应的玩具。今天翻出来BabySparks的full category一看,activities实在是太多了,我滑了半天手机滑不到头就放弃了。还是简单粗暴地介绍我买的玩具吧。

三个月之内的宝宝,基本上不需要玩具,因为他们的视力发育还不完全,刚开始根本就看不清东西,慢慢可以看到自己的手里的东西,要到大概三个月左右,才会看的比较远。所以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玩具。不过以下几个东西可以有:

  • 打印纸。没错,你没看错,就是打印纸,打印一些黑白图案,还有黑白图案的人脸拿给宝宝看做视觉训练就够了。
  • Teytoy 6 PCS Soft First Baby Book。如果真的懒得打印,就买套Teytoy的布书吧,下面第二本visual training里就是一些黑白图案,第三本expression有人脸还有各种表情。其他几本有形状,颜色,自然,穿戴等等。

除了上面一套之外,还有另外一套认识字母,蔬菜,动物,鱼类等等也很受欢迎。

  • Play Gym, Baby Einstein, 这个主要是训练tummy time用的。tummy time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做了,刚开始几十秒,一两分钟地做,如果宝宝开始闹,就翻个身。等他/她高兴了,再给翻回来。慢慢地,就可以做的久一点了。tummy time非常重要,对以后的大运动,爬,坐,站非常有帮助。这种play gym集合了play mat,tummy time pillow,还有那个first piano等等功能,一物多用。上面悬挂的玩具,可以在宝宝躺着时看,训练眼球和脖颈转动,也可以摘下来给宝宝旋律抓握等等。我们家因为有人送了一个play mat,后来又单独购入了tummy time pillow和那个first piano,感觉特别浪费。
  • LAMAZE Freddie The Firefly 萤火虫软布玩具,这个是挂在婴儿推车上的,有小镜子,有触感不同的布料,有圆环可以练习抓握,还有的翅膀里面有那种糖纸,揉搓起来的那个声音一般小宝宝都很喜欢。
  • LAMAZE Captain Calamari 乌贼玩具,和上面萤火虫是一家的,两个都非常受欢迎,选一个买就好了。
  • Jellycat Bunny Soother, 这个是安抚巾,特别的软,宝宝睡觉握着。在很多网站有售,而且会时不时打折。amazon卖的还是贵了,自己去google一下,可以搜出很多来。
https://www.amazon.co.uk/Jellycat-Bashful-Bunny-Soother-Peluche/dp/B01KMVIXJG

三个月内的宝宝有上面几样就够了,要是有个摇铃就更好了。摇铃的作用在于让宝宝辨识声音来源和声音远近,另外动起来还可以吸引宝宝转动脖颈。我家其实刚开始就从play mat上面摘下来那个可以发出声音的圆环之类的当摇铃用,后来邻居送了一堆叮叮当当的东西用,没特别去买。

下面介绍下我买的其他玩具。其实没有哪样是必需的,只是第一次做父母心情忐忑,总怕给宝宝买的不够,很担心因为自己功课做的不够,别的宝宝都有什么玩具而自家宝宝没有,又不太清楚到底买什么,所以我就杂七杂八地买了好多。现在回头看,初为人母的心情可以谅解,但是买买买的行为不提倡。

我应该还算是比较克制的,前段时间有邻居在群里问有没有要玩具的,免费送,我说我要。跑去她家拿玩具,发现她家地上全是玩具,已经整理出两大袋了,走到门口的功夫还不停地从地上随手捡起来来个什么放袋子里。我家三岁前的电子玩具是不用再买了。

  • That’s not my baby.. Usborne的触感书, 里面有材料,宝宝可以摸,这个宝宝的手套太丝绸的,那个宝宝的bib太squashy了,这都不是我的宝宝,最后是一面镜子,镜子里的才是我的宝宝。这个书是一个系列的,目前感觉一本就够了。下面这个是个女孩子,还有另一本是男孩子的。
  • Cot Mobil 这个安在婴儿床上,会随着音乐转动,宝宝会盯着看,有助于睡眠。但是我家并没有买这个,因为我家是Next2Me Cot,这个安不上去。。。另外做Mobil的品牌太多了,还有很多人手工做的,特别定制的等等,google可以搜出来很多。
  • Einstein Bendy Ball 爱因斯坦球。我买它纯粹因为它叫‘爱因斯坦’,买来刚开始也没觉得宝宝很喜欢,六个月后宝宝才表现出有兴趣,喜欢甩它,啃它,现在宝宝开始学站了,我们把它挂在playpen上,宝宝拉着它就站起来了。我们是用那个pacifier clib给它绑在playpen上,就是安抚奶嘴的那个带子。
  • Chicco Tummy Time Pillow, 这个比我们喂奶时的nursing pillow小很多。如果宝宝可以趴在nursing pillow上就不用买这个,我们家不是很喜欢那个nursing pillow,因为太高,支撑起来有点费劲。我们就又买了个这个。如果自家的play gym带pillow的话也不用买。
  • Nuby Tummy Time Pillow 又一个辅助tummy time的,另外我在baby sparks上那个app上看到有一项运动是宝宝趴在这种pillow上,来回滚动,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力。因为我们家已经买了Chicco那款了,就没买这个。
  • Fisher-Price Jumperoo. 这个要等宝宝的脖颈比较有力后才可以用,里面的那个tiger seat可以360度转动,当然是要大人来转,宝宝可以探索周围的玩具,还可以跳来跳去的。这个比较占空间,facebook 的二手market上很多人卖的。官方说明是适合6-12个月的宝宝,12kg以下。我们家大概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在玩儿了。这个要看宝宝的脖颈力度,上半身的支撑力。另外有些宝宝长的特别壮,可能六个月的时候已经12kg了,所以不要着急买,等宝宝四个月的时候再决定。
  • Munchkin Door Bouncer 这个是jumperoo的后续产品,挂在门框上用,宝宝自己可以各种转动,适用于脖颈有力可以扶坐的12kg以下的宝宝。
  • GUND Animated Bunny, 这个是玩儿Peek a boo,有兔子,大象,都是长耳朵的,耳朵随着音乐可以动,把眼睛遮起来,然后突然张开喊: Peek a boo, I found you。这个也要宝宝五六个月之后理解Peek a boo之后才好玩儿,或者宝宝开始坐之后,放在前面吸引他/她的注意力。
  • Play mat 这个是小熊妈妈推荐给我的,非常厚,有1.5cm,而且扎实。Amazon上卖的很多垫子虽然也是1.5cm,但是宝宝坐一下就塌下去了,放震效果很不好。这个垫子适合宝宝在爬行练习时用,还有tummy time也可以用,当拍照背景也可以。
  • Baby Playpen 这个在宝宝可以爬行或者在练习站立的时候就可以用了,大概六七个月左右。防止自己一个没留神宝宝爬远了,另外挂些玩具,宝宝很容易自己拉着站起来。

下面是游泳产品:

  • Swimming Float 我们家宝宝三个月左右就开始用这个了,在自己浴缸里游。每次游泳前我都会刷一遍浴缸,所以宝宝在家里用这个并没有穿泳衣或者那种专用拉拉裤。每次大概游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之间,后面脱了这个float,还有手托着她的后背再游五分钟。宝宝游泳学的很快,自己很快就能蹬一下浴缸侧壁或者浴缸底,直接游到另一头了。
  • Bath toy 刚开始是直接把玩具都丢进浴缸,后来觉得有点妨碍宝宝游泳,就把玩具挨个摆在浴缸边沿,宝宝游来游去巡视她的玩具们。这些玩具不是只可以浮着,捏一下还可以喷水。
  • Waterfall Rinser 这个也是游泳时用的。宝宝在那个float久了,后背会凉凉的,需要时不时浇点水上去。我们以前拿家里豆浆机的那个塑料杯子来浇,但是那个大人用还可以,宝宝用水量太大了,拍的后背疼,一点不好玩儿。

下面介绍teether,牙胶

  • Nuby Nana and Corn Soothing Teethers 这是我们买第一对牙胶,基本上所有的妈妈都反映宝宝刚开始只喜欢香蕉,不喜欢玉米。宝宝一般六个月左右长第一颗牙,不过不一定。我们NCT有个宝宝四个月就长了两颗牙的,我邻居的宝宝一岁了突然冒出来四颗牙。我们大概在三个月的时候就买了这个还有下面的小猴子,宝宝可以抓握的时候就可以给他/她了。
  • Matchstick Monkey Teething Toy 这个不止是牙胶,宝宝也可以用来练习抓握,我们家宝宝现在七个多月,可以自己抓着米饼之类的吃,大概跟她小月份的时候就天天握着这个啃有关系。这个猴子有不同颜色可以选。
  • Nuby Icy Bite Keys Teether 这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其实在宝宝真的开始出牙的时候很有用。牙胶里面是gel类的东西,放在冰箱里冻一下,宝宝咬着凉嗖嗖的,可以缓解长牙的疼痛。其实所有的牙胶都可以放冰箱里冰一下给宝宝,只是这个的冰冻效果才比较久。另外不要放sterilizer的底部蒸汽消毒,会化的,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 Nuby Bug A Loop Teether 还是牙胶,Nuby他们家的teether特别多,可以直接去官网看看。我家宝宝也很喜欢这个。我发现宝宝前期长牙牙床痒和后面牙齿真的要出来牙床疼的时候喜欢的牙胶很不一样,后期要大一点硬一点的好啃的。
  • Baby Teether and Toothbrush 除了上面的那个香蕉,我们还买了这个香蕉,想着给宝宝刷下牙和牙床。事实上完全没用,根本没法刷,放进去宝宝就开始咬,另外那个透明的手指套太小了,稍微大点的手都套不进去。反正这是个鸡肋产品。真想给宝宝清洗牙床,就买那种专用的wipe,缠手指上来擦。
  • LAMAZE Firefly Table Top Baby Toy 这个是吸在桌子上的玩具,宝宝不会拿起来丢地上,只能在桌子上玩儿。是一个NCT的妈妈推荐我的,说是宝宝吃辅食的时候可以吸引他/她的注意力,就不玩儿食物了。实际经验表明,吃辅食的时候最好是什么玩具都没有,专心吃饭就好了,也不用特别夸张地让宝宝长大嘴,这都会给宝宝造成信息混乱,他/她分辨不出你是在和他/她玩儿还是让他/她认真吃饭。当然我们还是喜欢这个玩具,每天喂完宝宝主食之后,给她水果条,一边自己吃水果,一边玩儿这个,我们大人也可以在一个桌边把饭吃了。
  • Baby Einstein Sticky Spinner Activity Toy 这个是另外一个牌子的table top玩具,也是可以吸在桌子上的。
  • Sweet Dreamers 这个也是NCT一个妈妈推荐的,主要是白噪音还有个小灯。我们家有另外一个别人送的产品就没有买这个。白噪音可以帮助宝宝入眠和适应噪音环境。宝宝在妈妈羊水里的时候,羊水晃动产生的声音类似白噪音,所以可以帮助宝宝入眠。我家宝宝现在在nursery,最近感觉她有点stressed,和老师聊了聊,发现是最近新来了几个小朋友,特别爱哭,一直在哭,他们让宝宝有点焦虑,尤其是打扰宝宝睡觉了,老师说以后宝宝睡觉给她放白噪音,适应一下噪音环境。
  • Baby Einstein, Star Bright Symphony Musical Toy 这个在Amazon也很受欢迎,是音乐玩具,我们家里别人送了些音乐玩具,就没有买这个。

玩具暂时就想起来这些,后面我看到家里还有什么再添加进去。有些我家里有的玩具,我并没有觉得宝宝特别喜欢,但是因为是别人送的,就不写在上面了。另外有些物品不能归结为玩具,比方说水杯,辅食碗,colic pillow之类的,我另外再写一篇记录一下。

你大概已经总结出玩具类受欢迎的品牌了:Fisher Price, Nuby, Baby Einstein, LAMAZE, Munchkin, Chicco, Usborne. 当然他们很多不止做玩具,还做其他婴幼儿用品。如果不知道买什么,就直接在Amzaon搜这几个牌子的名字,然后选review最多最好的买肯定没错。

生产那些事儿—待产包 Hospital bag
养娃那些事儿—药品篇
养娃那些事儿—玩具
养娃那些事儿—辅食用品

养娃那些事儿—药品篇

我先把我买过的药品,滴剂,喷雾等等列出来,很多其实并不是处方药。因为有些婴儿常见问题不需要药物要解决,我后面再单独写篇文章把婴儿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列一下。
备注:1)0-3个月龄的列出来的物品是0-3个月龄就开始需要了,3-6个月甚至更大一点的宝宝会继续需要的。2)以下物品仅仅是我自己的使用体验,而我的原则是买回来如果适用于自家宝宝,就不再尝试同类型其他品牌了,所以可能市场上有更好用的东西我并不知道。3)以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都是非处方药,都可以在药房甚至亚马逊上直接买到的。4)如果同一样物品介绍了多个品牌的话,还没有比较的话,那是因为我都买回家了,都给宝宝试了,宝宝没表现出特别喜欢哪个,所以我打算先把买的都用完了再说……

药品

1) 0-3个月龄的宝宝

  • Calpol. 这个月龄的宝宝唯一可能会用到的家庭常备药物就是Calpol,宝宝在打完疫苗后发烧的话,一般来说使用Calpol一般来说就够了。Calpol 是品牌名字,旗下还有其他药品。我们常说的Calpol全称是CALPOL Infant Suspension,主要成分是Paracetamol(扑热息痛),适用于体重在4kg及以上两个月及以上的宝宝。Calpol以前在英国亚马逊有卖的,现在因为疫情的关系可能得到药房去买,但是并不是处方药。官方指导的用量具体请看这里:https://www.calpol.co.uk/our-products/calpol-infant-suspension。2-3个月的宝宝:每次2.5ml,每次间隔4-6个小时,最多喂2次。打疫苗的护士建议打针前先喂一次,所以去打疫苗时记得带Calpol一起去,然后问下护士最多可以喂多少次,应该比官方指导次数要多一些。
    3-6个月的宝宝:每次2.5ml,每天最多4次。
    6-24个月的宝宝:每次5ml,每天最多4次。
  • Vitamin D.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补充Vitamin D。这里的VD 主要指VD3,预防佝偻病的。配方奶中已经含有Vitamin D了,就不需要了。有两个很受欢迎的品牌:
    Vitabiotics Wellbaby Vit D Drops:https://www.amazon.co.uk/Vitabiotics-Wellbaby-Vit-Drops-30/dp/B00TA7V0M6 ,这个有个带刻度的针筒(当然没有针),每次取出0.5ml直接或者混到配方奶中喂给宝宝,也可以滴在乳头上。我家其实用的是初乳收集器的针筒来喂的,因为初乳收集器的针筒带盖子(https://www.amazon.co.uk/Sterifeed-Sterile-Colostrum-Collector-Pack/dp/B07RZZ5CNR)
    Natures Aid Vitamin D3 Mini Drops:https://www.amazon.co.uk/Natures-Aid-Vitamin-Infants-Children/dp/B0082A7GUM,这个是有个吸管,类似兰蔻小黑瓶的那种吸管,取出来后直接或者混到配方奶中喂给宝宝。
    鼠妈妈群里费教授还推荐了Baby Ddrops:https://www.amazon.co.uk/Baby-Ddrops%C2%AE-10-%C2%B5g-drops/dp/B01N6J9OH9,这个是最好操作的,只一滴就够了。
  • Thermometer 体温计。我买了额温枪和耳温枪两种。感觉额温枪没有耳温枪准确,额头不同位置和脖颈的温度有差别,耳温枪测出来的左右耳温度也会稍微有点不一样,取平均值就好。
    Braun Thermoscan 7 IRT6520 Thermometer:https://www.amazon.co.uk/Braun-Thermoscan-7-IRT6520-Thermometer/dp/B00NVMIO02
  • Infacol/Colief/Grip Water, 这些都是用来治疗Colic。Colic在婴幼儿中很常见,但是原因不明。Infacol直接喂给宝宝,作用原理是把肠胃里的小气泡聚集起来整合成大气泡,然后排出来。Colief认为Colic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所以作用原理是分解降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乳糖含量,需要混合到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再喂给宝宝。Grip water主要成分是fennel(茴香),ginger(姜), chamomile(洋甘菊),licorice(甘果)等,主要是帮助消化的。
    我每种都试了一下,觉得都有用,但是也没特别有用。小月龄的宝宝肠胃发育不全,没有特效药解决colic,只能等宝宝长大些肠胃发育完全了自然就解决了。
    Infacol:https://www.amazon.co.uk/Infacol-Relief-Babies-Suitable-Onwards/dp/B07HTRQNTZ
    Colief :https://www.amazon.co.uk/Colief-Infant-Drops-15ml/dp/B012WGQAYY
    Grip water:https://www.amazon.co.uk/WOODWARDS-GRIPE-WATER-ALCOHOL-FREE/dp/B00925W5O8
    https://www.amazon.co.uk/Mommys-Bliss-Gripe-Water-Night/dp/B00R42HKGO
  • Nasal spray, 鼻子的喷剂。宝宝的喷剂是淡盐水,并不是药,但是对于缓解干鼻子,呼吸重,很有效。最受欢迎的品牌是Sterimar:https://www.amazon.co.uk/Sterimar-STE1120R-St%C3%A9rimar-Baby-50ml/dp/B003VMR7A0。我还买过Calpol旗下的喷剂https://www.amazon.co.uk/Calpol-Saline-Nasal-Spray-15/dp/B002R5FQ3M,当时觉得Calpol既然是最受欢迎的退烧药,那鼻子的喷剂应该也不错。喷剂本身都是淡盐水,都不错。但是Sterimar的喷瓶更好,各种奇怪角度都能喷; Calpol的喷瓶里淡盐水比较少之后特别不好喷,而且对角度有要求,一旦瓶底比较高之后,就喷不出来。另外Sterimar喷出来的更雾化一些。
  • Nasal aspirator, 吸鼻器。这个有手动也有电动的,最受欢迎的是Nosefrida的手动吸鼻器:https://www.amazon.co.uk/Nosefrida-Baby-Nasal-Aspirator-Filters/dp/B00RP0GHBO, 一头放在宝宝鼻孔下,一头放在自己嘴巴里吸,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恶心?哈哈哈,中间有filter啦,宝宝鼻涕不会吸到自己嘴巴里的。另外有个邻居还推荐了我Arianna的手动吸鼻器:https://www.amazon.co.uk/Aspirator-BABY-VAC-Special-Cleaning-Included/dp/B004JA1XB2,材质不一样,Nosefrida是塑料的,Arianna比较硬,好像是玻璃的。Arianna的吸孔要小一些,感觉应该适合比较小只的宝宝。我用Nosefrida用的很顺手, Arianna买来完全没有用。另外市面上还有电动的吸鼻器,我没有用过,我只是把亚马逊上几个销量比较大的电动吸鼻器的评价看了一遍,没有手动的评价好,就放弃了。
    Nasal spray和aspirator是要配合使用的,先用spray软化鼻屎,然后用aspirator吸出来,最后给口奶把淡盐水顺下去。
  • Pigeon Baby Cotton Swab 贝亲的粘着棉签,可以用带胶的那头把干鼻屎粘下来。亚马逊有卖,但是特别贵,大家一般都是从淘宝买。我买回来并没有用,淡盐水喷剂加吸鼻器已经可以解决我家宝宝的问题了,就没有用这个。https://www.amazon.co.uk/PIGEON-Baby-Cotton-Swab-Japan/dp/B000BNB3MU

2) 4-6个月龄的宝宝

生产那些事儿—待产包 Hospital bag
养娃那些事儿—药品篇
养娃那些事儿—玩具
养娃那些事儿—辅食用品

养娃那些事儿–购买清单shopping-checklist

有几个妈妈私下问我都给娃准备了些什么衣服,玩具以及其他用具,今天就直接把我的购买清单列一下,因为我大都是网购,所以虽然生产后脑袋不大好用了记不住东西,但是下单的确认邮件应该大都还在,希望不会有遗漏。

我家是第一个娃,所以也属于小马过河摸索着给娃准备的东西,也踩了不少雷,我都一并写下来。另外每家的娃的性格习惯都不一样,需要的物品也不尽相同,多参考几个妈妈的意见比较好。我懒得一篇篇细分衣服,家具,用品,就直接把我买的东西拉个单子写下来。

我当初参考了johnlewis和emmasdiary,这些育儿和购物网站的清单都特别的全,差不多把所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列出来了。其实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好多东西都属于“没有也无所谓,有了锦上添花”的。

https://www.johnlewis.com/content/baby-children/baby-checklist

https://www.emmasdiary.co.uk/pregnancy-and-birth/preparing-for-baby/newborn-baby-shopping-checklist

宝宝–必选项

  1. Cot, 婴儿床。我家其实还没有买。我买了一个Chicco Next2Me 的婴儿床。
    1.1 Chicco Next2Me Crib。
    这个床的尺寸是83cm X 50cm (正常的婴儿床尺寸是120cm X 60cm,或者140cm X 70cm), 适合0-6个月,9kg内的宝宝。这个床主要适合同一房间分床睡,宝宝的床紧挨着妈妈的大床,晚上喂奶时很方便拎出来,喂完后再放回去。床需要卡在大床和墙壁之间固定住。因为承重有限,只适合9kg内的宝宝。我家宝宝现在六个多月,8.5kg,马上就得换床了。另外六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坐起来甚至拉着床的边缘站起来了,这个Next2Me的床沿就不够高了,宝宝如果在床里面站起来了就很容易跌出去,所以一定得换。
    使用感受:非常满意。在我的床边上很方便,因为尺寸小,没有很碍事儿,我还是可以从我那边的床尾上下床。床垫软硬也可以,很适合宝宝。另外facebook market上属于畅销二手货,可以轻易买到或者卖出去。
    https://www.amazon.co.uk/Chicco-Next2me-Side-Sleeping-Crib/dp/B07DNTQKSL/
    1.2 Fitted Crib Sheets (Next2Me) 床笠https://www.amazon.co.uk/gp/product/B07575VMGK/
    1.3 The Little Green Sheep Waterproof Mattress Protector (Next2Me) 防水的床垫保护罩,垫在床垫和床单之间,宝宝总有漏尿或者爆屎的时候,有了这个保护垫至少不用洗床垫了。这个是鼠妈妈群里的妈妈们推荐的,因为是棉的,所以很透气。
    https://www.amazon.co.uk/gp/product/B01CNOU0H8
    1.4 Disposable Bed Pad 一次性尿垫。其实床垫上也可以垫这个来防水,只是没有那么透气而已。另外这个还可以垫在妈妈的床上,生产前以备羊水破了之用,生后以防恶露弄脏床垫。我们家出门的包包里也放了一个,在外面给宝宝换尿布,尤其是在使用公用母婴室时,用完就扔了。我们家还在客厅和厨房各放了一个,临时给宝宝换尿布用。其实宝宝大一点之后,在客厅待的时间是最多的,我们的尿布台是在楼上主卧室,客厅里换尿布就直接垫了这个垫儿来换。这个是有不同尺寸的,小号40cm X 60cm 适合宝宝换尿布用,下面链接是100个装的,也有25个装的,可以自己搜一下。我也买了大号的60cm X 90cm的,感觉有点浪费,真有需要的时候,两个小号的叠一起也就解决了。
    https://www.amazon.co.uk/gp/product/B073QVJVM7/
    https://www.amazon.co.uk/Drylife-All-Nights-Disposable-Pads/dp/B073QVP4C5
  2. Blankets 毛毯/盖毯
    2.1 muslin square 方巾,这个属于万能巾,大号的可以当薄的盖毯用,可以出门在外喂奶的时候遮挡胸部用,可以当swaddle用把宝宝裹起来,小号的可以擦口水用,中号的搭在肩膀上拍嗝用(以防宝宝吐到大人衣服上)。
    大号的边长 112cm及以上(2个就够了),中号的70cm左右(一包6个),小号的20/30cm(一包6个)
    我买过的牌子有John Lewis和Aden + Aden,它们都有一个缺点就是洗过几次之后就没有很柔软了。宝宝奶奶买了个LifeTree的,我们在意大利的时候用,洗了好多次手感一点都没变,是最好用的。以下是我的购买链接,各个品牌都有不同尺寸的,可以自己搜一下。
    https://www.johnlewis.com/john-lewis-partners-muslin-squares-pack-of-6-white/p230650111#product
    https://www.amazon.co.uk/gp/product/B079TDDD2W
    https://www.amazon.co.uk/LifeTree-Muslin-Swaddle-Blankets-Feather/dp/B0722TTFD7
    2.2 pram blankets 虽然名字是pram blankets, 但是我家床上用的也是这种网状的。我生前其实根本没有买blankets,亲戚朋友送了些, 我觉得够用就没打算买,然后NCT的最后一堂课,老师说毯子最好用这种网孔的,这样即使宝宝把毯子拉到脸上去也不会引起窒息,我就赶紧地从John Lewis定了几个。后来发现医院用的也是网状的,肯定是同一个原因。
    https://www.johnlewis.com/john-lewis-partners-baby-cellular-pram-blanket-90-x-70cm/grey/p5086272
    https://www.johnlewis.com/john-lewis-partners-baby-gots-organic-cotton-cellular-pram-blanket-100-x-75cm-grey/natural/p3735255#product

    宝宝晚上睡觉就是 短袖的bodysuit+网状的blanket,冷一点的话,就是短袖的bodysuit+长袖的sleepsuit+网状的blanket,热一点的话,就把blanket换成muslin square,再热就只有bodysuit。很偶尔很冷的几天我们用了亲戚朋友送的blanket,棉的,非网状的。
  3. Sleep bag 睡袋,2.5 tog的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既然写到盖的了,那就顺便说说这个睡袋吧。我的经验是2.5tog那么厚的一定不需要,我们家宝宝是二月份生的,我买了三个2.5tog的睡袋,基本上没用上。首先,英国有暖气,晚上室温可以保持在20度及以上,这样的温度下短袖的bodysuit+长袖的sleepsuit+blanket就够了,要是实在觉得宝宝冷,就盖个厚点的毯子,毯子两边固定到床垫下面也不用担心宝宝踢被子。另外一个原因是小月龄的宝宝,每三个小时就得醒一次,有colic的宝宝醒的更频繁,每次醒来要喂奶,宝宝身上裹个睡袋来喂奶很不方便,感觉宝宝的嘴离妈妈的乳头隔了十万八千里似的,尤其是latch不好的宝宝,真是很费劲,其实喂奶前或者喂奶后要换nappy,需要打开睡袋,太折腾宝宝了。所以0-6个月的睡袋是不怎么需要的,尤其是2.5tog那么厚的肯定不需要。6个月以上,晚上不用喂奶,或者即使喂奶也不用换nappy,那么可以用1.0tog的睡袋,当然我这都是懒人做法,有勤快的妈妈喜欢睡袋的也是可以用。
    买睡袋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地方,就是肩上的按扣是不是双肩都有。睡袋比较受欢迎的牌子是The Gro Company,这个 Blushing Tulips Jacquard 只有单肩有按扣,不是很方便;Tommee Tippee在卖的这个The Original Grobag双肩都有按扣就很方便
    https://www.amazon.co.uk/gp/product/B078H3DFSN
    https://www.amazon.co.uk/gp/product/B078GXZJHZ
  4. Snow suit 外出服,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想当初我们逛了好多店,女孩的snow suit多是粉红色的,我们觉得好俗气,后来终于在John Lewis找到一款乳黄色加金色小心心的snowsuit,觉得好漂亮好漂亮,然后就穿过一次去公园,还各种担心风从领子里灌进宝宝脖子里去冻着她……
    我当时买这个snowsuit是以为可以放在婴儿座椅里用的,后来发现不建议用在婴儿座椅上,因为snowsuit太蓬了,婴儿座椅的安全带系不紧,万一发生车祸的话宝宝有可能直接从snowsuit里飞出来。另外snowsuit肯定是冬天用,英国室内的温度或者车里都可以保持在20度以上,除非一直在户外,否则一旦进入餐厅或者上车,宝宝穿着snowsuit太热了,还得脱,出门又得穿,不如直接盖个毯子方便,或者婴儿车上用那个foot muff。
    https://www.johnlewis.com/john-lewis-partners-baby-foil-heart-snowsuit-cream/p4269659?size=0-3-months#product
  5. Car Seat Foot Muff
    婴儿车是有单独的Foot Muff的,不过比较大,适合婴儿车的尺寸,我还是买了个适合car seat的foot muff,这个是留有安全带的孔的,安全带直接系在宝宝身上,而不是muff上面,所以安全没有问题。我之所以买这个,是发现首先车里温度在冬天还是没有家里室内温度那么高,另外最开始的三个月经常去各种产后检查,宝宝的检查,打疫苗,children center的活动,出门最方便就是把宝宝放安全座椅的muff里,到地方直接把安全座椅安到婴儿车pram上推着走。这样不需要把宝宝从座椅里拎出来再放到pram carrycot的foot muff那里,那样太折腾宝宝了。
    当然这个不是必
    https://www.amazon.co.uk/Wallaboo-Beautiful-Polyester-Universal-pushchair/dp/B00BN9C61S
  6. Pram/Buggy/Travel system/Car Seat 婴儿车及附件
    这些放在一起说吧。我生产前也对这个婴儿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carrycot, pushchair, car seat,这都是什么东东,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婴儿需要这么多东西?
  • Cot (plus mattress, sheets and blankets)
  • Car seat
  • Pram/buggy/travel system*
  • Six sleepsuits/ long sleeved suits
  • Six vests/ short sleeved suits
  • Two cardigans/ jackets
  • Shawl or snow suit
  • Hat, mittens and bootees
  • Changing mat
  • Nappies
  • Nursing bra and breast pads
  • Bottles/teats/bottle brush (only needed if not breastfeeding)
  • Loads of bibs
  • Plenty of towels/ flannels/ muslin squares (for bathing and dribbles!)
  • Loads of kitchen roll and cotton wool pads
  • Hair brush

Things that will be handy to have:

养娃那些事儿—一些感受

Gioia已经四个半月了,有时候转头看到她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突然一惊:我有个宝宝,还这么大了。跟R交流这种偶尔出现突如其来的惊喜与惊讶,他说他感觉也是一样。

一直不知道为人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感受,好像一直都很忙,没来得及仔细思考品味作为父母的感受。怀孕的时候与宝宝的互动就是胎动,她的小腿不停地踢,像一套加快版的组合拳。出生后小腿依然悬空踢,就此确认这就是那个在我肚子里就喜欢踢打的宝宝。然后就忙着她的吃喝拉撒。先是忙着挤初乳;后来因为体重下降严重忙着喂奶粉,因为混喂母乳一直不够又忙着追奶;一两个月的时候因为colic胀气晚上各种姿势抱着在屋里走; 接着忙着追奶; 追奶结束后又是疫苗带来的发烧; 前三个月还伴随我的恢复不好各种去医院治疗; 最近开始忙着辅食,每试一个新的食物,都担心会不会又出现消化不良的胀气反应,战战兢兢的。

对,战战兢兢,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人父母的标准感受,我们确实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但是是满怀喜悦的。我原来以为作为父母的喜悦应该是一直持续的,后来想明白了,谁也不能24小时亢奋,这种持续性是间断式时,我还是我,我还是会很累,但是看到宝宝的微笑会觉得很幸福,‘一看到宝宝的微笑疲惫感立刻消失’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疲惫感大概可以被压制五秒钟就又回来了,但是确实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是任何疲惫感都不能被压制的。

有时候觉得和宝宝的bonding(连接)很脆弱,宝宝现在只知道吃喝拉撒,任何可以把她伺候好的人她都会喜欢,被人带走的话大概过两天就会忘了我们,这么想着会觉得感伤。但是宝宝的发育过程如此,现在还没有记忆或者长期记忆,我又何必跟自己纠结呢。

虽然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可替代的有点感伤,也觉得自己对宝宝也没有爱的那么浓那么强烈。但是宝宝一有风吹草动,我们立即就产生的揪心和想替代她痛苦的心情还是揭示了我们对她波涛汹涌的爱,平常被日常的琐碎掩盖了,好像我们自己都感觉不到了,但是爱太满了时不时还会溢出来吓我们自己一跳。在医院时,宝宝炎症不退,抗生素打了三天都不管用,宝宝被医生带去抽脊液检查是不是脑膜炎,我和R抱头痛哭; 前几天R给宝宝系安全带,不小心把皮肤给夹进去了,我当时就失控了,跟着宝宝一起哭,然后R抱着我们两个哄。这个小生物真是一根弦啊,时时牵动着我们的心。

这个小生物,应该是小动物,时不时发出动物的吼叫。宝宝有需求的时候,通常就是嚎; 需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先是发出低沉的呜呜的声音表示不满,耗时太久终于满足时还要哼哼着抱怨,再久一些还不满足就又开始嚎了。这个小动物,要求高,只会喝奶,爬都不会更不要说走了,唯一的动物属性就是各种嚎,跟其他哺乳科的动物完全没有可竞争性。对了,还会撕咬,每天对着一只橡胶猴子各种撕咬。人家别的小动物天天咬肉,你每天咬一只橡胶猴子,唉,幸好是我们是已经会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住在高墙内,还群居,你才可以安全长大。
虽然动物属性不足以在野外生存,但是你的可爱属性确实人见人爱。每天早上醒来,先对着我们一顿微笑,不用你要求我们就忍不住要抱起来亲个不停了。有时候我们逗你明明不好笑还特傻,你也配合地笑了。以前不喜欢的tummy time也认真做,还努力地rollover,趴着的姿势让妈妈得了好些漂亮照片。爷爷奶奶和大卫叔叔每天等着妈妈给你选衣服发带,给你拍照发给他们,然后他们把头像换成你的新照片,更新自己的状态,然后等待亲戚朋友的赞扬。有一次奶奶说,她的WhatsApp的一个联系人看到了她的状态,留言给她: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你们家的宝宝实在是太漂亮了。还有卖水果的阿姨都跟奶奶说宝宝好漂亮。

写着写着好像称谓变了,先写到这里吧,赶紧回去接着工作。

生产那些事儿—待产包 Hospital bag

我是在英国伦敦生产的,所以以下经验仅适用于英国。之所以特别提一下,因为我以前在比利时住,当时朋友生产时我去过医院看望,医院里什么都有,基本上可以‘裸生’, 什么都不用带。所以我在英国刚开始准备的待产包空荡荡的,就我自己的衣服和宝宝的外套而已,后来和NCT的妈妈们聊天发现,纸尿裤之类的都要自己准备,我才觉得我的准备工作可能出现了严重偏差,所以又参考了NHS的待产包清单和mothercare的清单重新准备了一下,加上我自己的实际经验,整理出待产包清单如下。

妈妈需要带的物品(必选项):

1)hospital notes。 这个其实我也很困惑,我是在St Helier生产的,从在医院建档开始,我根本就没有收到过纸质的hospital notes啊,我们的hospital notes是手机上的一个app,怀孕期间每次产检和midwife的常规检查后,检查结果都会更新在app上。所以如果你的医院有纸质notes就带上,要不像我这样,就把手机带上就好了。

2)birth plan。这个应该是在36周左右和midwife商量把表填好,无非就是需不需要老公陪同生产,需不需要老公剪脐带,生完需不需要打针排出胎盘,要不要给宝宝打维他命K的针剂等等。这些问题在生产时midwife会反复再次询问的。提前在产检时填好birth plan的意义在于让让midwife解释给孕妇听她在生产时的一些可选项,和队友商量做一些决定还有心理准备,不至于在生产时突然被问到这些问题而不知所措。其实生产时我带去的那个birth plan的表根本没人看过,但是表上的问题我们确实提前想过了,而且做好了各种决定。

3)生产时穿的衣服。这个如果产程长来得及在医院换成后面系带的手术服的话,是不用的,但是有时候是来不及,有时候阵痛痛的根本没法换,就只能穿着自己的衣服上了。我们微信群的妈妈们推荐的是大号T恤。我自己的经验也是如此,怀孕36周的时候我已经穿不下任何衣服了,就买了一件最大号的T恤,一件最大号的运动裤,到了医院生产时,脱了运动裤就爬到产床上了,相当的方便。

4)在医院过夜穿的衣服和袜子,2套。衣服以宽松舒服方便喂奶为好,我是在淘宝买的和尚服,侧面系带很方便。

5)nursing bra,哺乳内衣,2/3套。纯棉无钢圈最好,妈妈群里推荐的是Seraphine的哺乳内衣。我买了Seraphine, mothercare,还在淘宝上买了几件哺乳用的文胸和吊带,目前最喜欢的是淘宝款的文胸。

6)breast pad,防溢乳胸垫,3/4副。最受欢迎的是Lansinoh这个牌子的。

7)maternity pad, 卫生巾,1包。产后专用的,不建议用平时的卫生巾代替,一是因为产后恶露量大,二是平时的卫生巾大都不是纯白色的,一旦吸收恶露后看不出颜色也看不出排出了多少。我在亚马逊上买的Lil-lets这个牌子的。

8) 内裤,5到6条。这个建议买一次性内裤,弄脏了直接丢掉。

9)洗漱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洗面奶,面霜,头绳,唇膏,洗发水,沐浴露等等。

10)毛巾,包括洗脸毛巾和浴巾,各2条。即使没有打算在医院洗澡,也建议带上浴巾,在待产室时可以跪在地上,用手支撑在沙发或者凳子上,可以缓解阵痛,浴巾可以折叠起来垫在膝盖下面。

11)拖鞋。洗澡用的塑料拖鞋还有在病房穿的普通家用拖鞋,如果确定家人陪同过夜的话,最好给家人也准备一双拖鞋还有一套睡衣。

12)枕头,1个。病床上只有一个枕头,喂奶时或者吃饭时需要另外一个枕头支撑在背后,虽然可以问midwife多要一个枕头,但是他们的枕头一般不是很舒服。多带一个枕头的话,家人陪同过夜时也可以用。

13)TENS Machine。 这个其实不应该放在待产包里,因为很多妈妈在家里阵痛开始时已经在用了,去医院时就在身上挂着呢。写在这里是提醒痛觉不敏感或者需要紧急去医院的妈妈们记得放进待产包。

14)水和能量棒,水果,坚果等。待产和自然生产时产妇需要补充能量,陪同生产的人也需要进食。剖腹产的话不建议产前吃东西。

15)在孕期吃的药。

16)充电器和充电电池。

17)一套出院时穿的衣服。来医院时的那套阵痛时各种汗渍甚至血渍回家时是不能穿了,再说出院时一家人穿的漂漂亮亮的也很美好啊。我家队友是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来接我和宝宝出院的……

18)水杯,可以以各种姿势喝水而且不漏的水杯或者带个吸管,方便生产时和产后卧床时使用。喜欢喝热水的妈妈可以再带个保温杯。谢谢妈妈群的Zoe补充。

妈妈需要带的物品(可选项):

1)书,杂志,ipad可以打发时间的东西。

2)小风扇,或者water spray。生产时降温用。

3)相机,DV机。

4)massage oil。

5)蜡烛。有些妈妈喜欢在birth center的水里生,点上熏香蜡烛,放点音乐,尽量把生产环境弄得很舒适。

6)耳机。有时候跟其他妈妈共用一个待产室和病房,耳机就很有用,隔绝其他妈妈的惨叫声或者宝宝的哭喊声。

7)眼罩,也是助眠用。

宝宝需要的物品(必选项):

1)bodysuits,短袖的,3-4件。这个是用的最多的,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冬天的话再盖个毯子就好了,夏天的伦敦没有很热,宝宝也是穿bodysuits。此外在医院里一会儿打针,一会儿听心跳,测脉搏,光胳膊光腿的bodysuits很方便。

2)sleepsuits,2件。晚上睡觉穿的。

3)外出服,1套。出院时穿的,这个根据冬天夏天不同情况各自决定,相信妈妈们已经储备了很多很多衣服了。

4)hat 帽子,1/2个。 宝宝的头热量散发很快,刚出生时需要戴帽子。

5)mittens 手套,2副。防止宝宝抓伤自己。

6)socks 袜子,2/3双。建议带高筒的袜子,到小腿肚或者膝盖。宝宝刚生下来如果有炎症需要静脉注射的话,midwife会在手背上埋个静脉留置针,然后用一个10-15cm长的小板固定住。这时mitten手套就太小了,盖不住整个板,都是把袜子套上去,所以袜子要稍微高筒的。

7)nappies 纸尿裤,1包。医院里虽然很多时候说不提供这些,但是紧急情况下还是可以问midwife 要的,包括产后卫生巾, cotton wool pads这些都可以问她们要。

8)wipes,2包。这个擦屁股用的,有的妈妈更喜欢用cotton wool pad蘸着白开水来清洁宝宝的屁屁,那就准备cotton wool pads就好了。

9)blankets,毯子,2/3个。 薄厚视生产季节决定。

10)muslin squares,方巾,2/3个。这个是万能巾,有两种尺寸,大的夏天时可以盖在宝宝身上,也可以在喂奶时挂在肩上遮挡视线; 小的方巾可以当bib用。

补充添加:swaddle,或者带的blanket或者muslin square可以裹住宝宝,宝宝在医院可以睡的更安稳一些。谢谢妈妈群的Zoe补充。

11)bibs,口水巾,3/4个。如果需要喂配方奶,特别有用。

12)car seat 安全座椅。

13)pram suit 或者snowsuit,这个只适用于冬天出生的宝宝,但是很鸡肋。我之前苦恼了很久冬天怎么把宝宝带回家,直接放安全座椅上?太冷了吧。穿上snowsuit再放安全座椅上?医生和midwife都说不安全,因为穿上snowsuit之后安全带系不紧,紧急刹车时会飞出去。用在推车上的footmuff?对car seat来说太大了。我纠结了半天后,在亚马逊买了个专门用于car seat上的footmuff,挺有用的,尤其是后来出门复查的时候,出门直接放进footmuff里就好了,不用进出门来来回回地穿脱衣服。当然这不是必需的,NCT的妈妈们都是直接外出服放car seat里,然后用毯子毛巾盖好就行了。

14)水奶。midwife一般是鼓励母乳的。生完没有奶,宝宝体重下降超过10%的话,midwife就会建议使用配方奶。我们当初傻乎乎地带了一罐奶粉去,需要配方奶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条件冲泡。医院提供的水奶给宝宝,很方便,热一下直接喝就好了。医院一般都有一次性的奶瓶和奶嘴。如果打算母乳的话,这个其实不带去医院也没关系,因为两天内宝宝体重一般不会下降超过10%。只有在有特别情况需要留院多观察几天的时候才需要用,那时可以再回家去取,真是这样的话反正也得回家多拿些宝宝衣服,尿不湿,wipes,妈妈的衣服等等,顺便把水奶带来就好了,所以准备母乳的妈妈是不用放在待产包里的。

15)保温杯。热水奶用的。我们当时没有买,拿了家里的一个大号咖啡杯热水奶,后来才发现有卖旅行专用热奶的保温杯,亚马逊搜travel baby bottle warmer 就有了。

16)nappy cream。换完nappy之后擦屁屁用的,有些妈妈习惯每次换完nappy 都擦,有些习惯出现尿布疹之后才擦,所以看个人习惯。

特别说明,以上是按照自然生产在医院住两天来准备的。实际上我们在医院住了一周,两天后面队友回家拿来很多宝宝的衣服和我的衣服,还有纸尿裤,wipes等等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让队友或者陪同生产的人,妈妈,月嫂等等,知道这些东西在哪儿,要不然即使打发队友回家拿也拿不全。

此外,NCT的老师还给了我们一个很有用的建议:待产包让队友打包,因为生产过程和产后都是队友从里面拿东西,让他打包他才能知道东西在哪里。我在淘宝买了一些旅行用的行李整理袋,妈妈和宝宝的东西分别放好,这样队友打包方便,也容易翻找。

生产那些事儿—待产包 Hospital bag
养娃那些事儿—药品篇
养娃那些事儿—玩具
养娃那些事儿—辅食用品


(opens in a new 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