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独立之一,独立精神

写于2017年3月

我其实很早就想写这个独立精神的,又怕自己的表达不够准确,无意间得罪了很多亲近的人。
今天下笔写,如果写完后还是觉得无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准确的话,就不发表就是了。

前几天看新闻,说的是李亚鹏在那个读信的节目里读自己给李嫣写的一些东西。我已经不记得具体内容了,只模糊记得李亚鹏对李嫣的一句评价:她有非常独立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外化表现是自信,但是内在有她的独立精神,这一点是很多成年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

我之前一直不敢写这个话题,是怕很多人会将我说的独立精神误解为单纯的经济独立,这样我就会得罪我所有选择辞职在家照顾家庭的朋友们。现在也许能借着李亚鹏的话把我的意思表达明白,毕竟李嫣不是经济独立的,但是却不妨碍她内在的独立精神。

我不是哲学家政治家,无法把这种独立精神归纳总结为一个定义定理什么的。只能写出自己对些微小事的意见看法,希望能借此帮助自己理解什么是独立精神。

近几年我和我妈之间的常有的一个对话是这样的:
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我妈:因为别人都是这么多的。
我:为什么别人这样做,你就要这么做?
我妈:那我还能怎样做?

能独立思考,思考自己的目标方法以及行为实施后带来的各种结果,思考别人的做法,然后自己独立做出选择,并清楚认识自己的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然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我认为的一种独立精神。
为自己的事件找到参考物,但是不完全模仿参考物,自己做出独立判断,这一点很多成年人一辈子都做不到,比方说我妈。受教育阅历环境的限制,她身边所有人的行为方式都是未加思索地遵从一个大众标准,她也没能免俗,所以她不具有这种独立精神。

另外最近听到的一句话是:在国内很多朋友见面吃饭聊天就是玩儿手机,所以我们午饭桌上也玩儿手机吧。这个也是缺乏独立精神的一种表现。不管别人的行为方式如何,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是适合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个清楚的判断,无论坚持或者改正,都是值得尊重的独立人格。

鉴于我妈毕竟是我妈,得罪了比较容易和好,所以不孝地继续拿她做反面例子吧:
我有段时间常问我妈一句话:你为什么不离婚呢?我知道你离婚的话,我们会过的很穷,可是我正在长大,我们不会穷很久的。你离婚的话,我们会接受我们的穷苦状态并为改变这种状态做着切切实实的努力,至少我们不会为家中大起大落担惊受怕了,也不会失望愤恨了。
我妈给过我各种理由,1 女人五十岁以后不好再婚了,只能侍候八十岁老头了。但是她又坚持说自己本来就不会再婚,既然不会再婚,那容不容易再婚怎么会是个理由呢 2 家里没有男人不行。如果这个男人带给你的只是灾祸和担惊受怕,那没有这个男人会比较好吧 3 亲戚们也不会答应的。……
经过这十来年我的总结是:我妈就是依赖我爸,无论他带来的是什么,我妈都能承担,就是不能承担的起离开他。而我妈作为一个经济还算独立的女性,完全有能力在贫困线以上照顾好我们,但是似乎在我妈看来,即使经济问题可以解决,还是有特别大的困难等着我们,如洪水猛兽般,一定会将我们吞没。但是这个困难是什么,我妈说不清楚。

前年夏天我和R先生差点分手,我当时也觉得天要塌了,没了这个人我要怎么办。后来不出三个月,我一切计划的好好的,生活得也好好的。经过那一次,我发现我的人格特别强大,经得起任何风风雨雨。所以偶尔R先生跟我说他在美国的种种,比方说哪个女性朋友可能喜欢他;酒吧里有人办单身party有个特别漂亮的女生喝醉了过来亲了他;还有个乌克兰的女生非要介绍自己的伊朗朋友给他做女朋友……  我总是波澜不惊,我跟R先生说:你时不时跟我讲下这个也挺好,女生是需要假想敌的,要不然我就感觉不到你的好了。R先生一直很纠结我为什么就不生气吃醋了。
我自己认真思考了一下,除了那个乌克兰的女生,我觉得她人品不好外(她明知道R先生要结婚了还拉红线),其他人或者事儿,我都不在意,我甚至觉得那个伊朗女孩子很不错,因为R先生给我看她的FACEBOOK主页,显示她很爱运动,我应该会很喜欢她。
回到那个问题,我为什么不生气吃错呢?因为我独立的人格,我非常自信R先生爱的人是我,也确信他是知道我是最适合他的人的。而即使有一天这份爱不存在了,我会伤心难过,但最终我会过的很好,天不会塌了的。想明白了这些,我怎么会浪费时间精力在这些无意义的人或事儿上?

向着共同生活的目标前进,但是保持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能承担天塌下来的后果,或者自己直接把天补上,这是我认为的另一种独立精神。

这些认知层面的独立精神带来的只能是自信,强大的自信。

但是一个人是不会凭空生成这样的独立人格的,环境经济原因确实对独立人格有影响,这种影响因人而异。经济独立可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给自己多一些主动思考的机会。经济依赖的话很可能带来更多的被动接受。但这些不是绝对的。
Jorge的前女友毕业后很久都没有工作,和Jorge在一起的三四年除了最后一年外,都是jorge负担所有的开支。偶尔我们很多人出来吃饭聊天,因为很多人是第一次见面,会互相打招呼介绍自己,又因为很多人是在读博士生,大家的问题常以:你在学校工作吗?哪个学院?等开头,如果不在学校,大家又常问:你在哪里工作呢。jorge的女朋友每次被人这样问起后就会特别不自在,所以后来她常常不来我们的聚餐。Benhur的前女友以前在这里陪读,也没有工作,但是和我们玩儿的很好,她会很诚实地解释:因为我和Benhur希望住在一起,所以我辞了哥伦比亚的工作,过来陪读,但是比利时的国家政策不允许陪读的人找工作,所以我现在没有工作。我正打算去护校读书,希望可以拿到这里的文凭继续在这里工作。大家了解了也很喜欢她。

我以前常常跟R先生说,以后我们要经济分开才行,各自存自己的钱,
R先生后来给我解释:这样不行,那你要是选择在家带两年孩子的话,你岂不是没有存款?甚至没有收入?我说:所以我得一直工作才行啊,不能做家庭主妇。
R先生说:如果我们实行共同存款的话,我的钱就是你的钱,至少你可以保有大家的共同存款。
我问R先生:我不工作的话,你的钱可以分我一半?不带任何条件的?不对我颐指气使的?
R先生说:这是你的权利,我的义务。无论为了什么你辞职在家,这一定会是我们共同做出的选择,我们共同承担这带来的结果。
后来偶尔说起这些,我也就理所当然地说以后要拿走他存款的一半,他假装痛心地喊两句:我的钱啊我的钱啊,然后笑笑过去了。

写的这么散,其实我想说的是,经济独立与否会带给你的独立人格多大的影响,在于你自己,也在于那个你经济依赖的人。

我常常在想起什么来的时候,打电话给R先生表达我当时的心情,R先生称之为:sweet words’ moment.
我现在的感受是:回想起来欧洲这些年,我是和R先生在一起之后,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的,所以很感谢因为有他,才有今天这样自信的我。

HPV疫苗

什么是HPV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中文称为 人类乳头瘤病毒,目前已发现了170多种HPV病毒,其中的40来种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接近百分之百的子宫颈癌,是由HPV16 和 HPV18感染导致的。除了子宫颈癌外,其他如咽喉癌,男性性器官癌,也都和HPV16和HPV18有关。此外HPV6和HPV11还会导致各种性疾病。注意,不是说感染了HPV病毒就一定会得性病或者癌症,只是会增加得病可能,而且感染了HPV病毒基本上没症状。

什么是HPV疫苗

HPV疫苗2006年就面世了,当时只能防御HPV16和HPV18两种病毒,而这两种病毒又是导致绝大多数子宫颈癌的元凶,所以HPV疫苗也被称为cervical cancel vaccine,子宫颈癌疫苗。不过这十年里已经有新的疫苗产生,可以防御4种甚至9种类型的HPV病毒。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三种,根据防御的病毒数分的,2种,4种或者9种。

谁可以打HPV疫苗

因为HPV病毒并不只是导致子宫颈癌,还会导致其他男性性器官的癌症,所以男女都可以打这些疫苗。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会免费给适龄人群注册HPV疫苗。英国的NHS会给12-18岁的女孩子免费注射HPV疫苗,一般9-12岁期间注射效果最好,因为这几种常见的HPV病毒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而90%成年人已经感染了HPV病毒,所以最好是在青少人有性行为之前注射疫苗来防御被感染。英国媒体一直在呼吁也要NHS给12-18的男孩子免费注射这个疫苗,不过一直没结论。NHS提供的HPV疫苗可以防御四种HPV病毒:HPV6, HPV11, HPV16, HPV18。HPV疫苗注射需要两针或者三针,如果第一次注射时年龄不满15岁,则注射两针,两针间隔半年; 如果超过了15岁,则注射三针,第一针注射后至少一个月才能注射第二针,第二针后至少一年才能注射第三针。疫苗有效期一般8年左右。

是不是打了HPV疫苗就一定不会得子宫颈癌了?

因为HPV疫苗不能防御所有HPV病毒,最多只能防御9种,所以不能完全杜绝子宫颈癌等癌症的发生,26岁以上的女性还是要定期做宫颈刮片检查。在英国,每三年NHS会给26岁以上的女性发信邀请其跟GP联系,预约做宫颈刮片,做完后两周内会把结果寄回家里,告知HPV是否阳性。再次强调,HPV阳性不等于得了癌症,只是说属于高危人群。

26岁以上的人该不该打HPV疫苗?

26岁以上的女性是不是可以打HPV疫苗或者打了有没有效果一直没有定论,我的理解是,先做HPV检测,如果还没有感染HPV,那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打吧,如果已经感染了,那就不用打了。

到哪儿打?

在英国,18岁以下的女性跟GP预约打,免费;男性或者18-40岁的女性可以到药店或者私人诊所打,自费。英国最大的两个连锁药店boots和superdrug可以提供HPV疫苗注射,价格取决与防御的病毒数量,2种,4种还是9种,9种的(9阶的)三针450英镑。

所以结论是,我打算和R先生先跟GP预约检测HPV,然后去打这个疫苗,不过Boots官网写这个疫苗短缺,全英国都短缺,只给还没有打完三针的顾客继续接种,短期内不再接受新接种人群了。

西方的婆媳关系

以下所写仅代表个人经历和感受,不可以偏概全。再者我们是东西结合的家庭,所以更不可看做一般意义的西方的婆媳关系。尽管如此,和R先生在一起的这些年,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东西方的不同,今天就具体实例来写写婆媳关系。

我第一次去见R先生的爸妈的时候,是R先生还在追求我的阶段。我们相识于斯坦福,那段时间R先生天天软磨硬泡的,我觉得很不靠谱。我觉得认识一个人,要认识他的朋友,认识他的父母,才可以看到他的全面。所以我们回欧洲后,R先生邀请我去撒丁岛玩儿,顺便见他爸妈,我就答应了。想想当时我们两个都是怀着理智的心干着不理智的事儿,我,莫名答应一个人去一个莫名的岛上,万一R先生是个坏人把我卖了也未可知啊,R先生,作为一个西方人,见父母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要么是相处了几年了,要么是要结婚了,但是他却邀请一个他还在追求的人去见父母,也是没谁谁了。

我不记得是谁去机场接我们的了,很可能是大卫,到家时R先生的妈妈在做饭,一边炸着东西,一边烤着东西,还同时准备着其他东西,我很顺手地地帮着她在厨房忙起来了。我其实没有想我应该好好表现什么的,因为我们那时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见父母,更像是去一个朋友家里玩儿。后来R先生的妈妈逢人便夸我,进家门都没有参观一下家呢,就开始帮她在厨房里忙了。这点跟中国的婆婆不一样。这个其实不能说是跟中国的婆婆不一样,应该是跟中国的父母不一样,西方的父母对孩子多是夸奖式的,不太常见国内父母嘴里的‘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或者明贬暗褒,西方父母多是很直接的夸奖。所以R先生的妈妈对我的夸奖,跟她平时夸奖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

后来,出现过很多神奇的时刻,神奇的事情,都成为她拿来跟亲戚朋友炫耀的事情,比方说我把她家门铃修好了,那个门铃甚至连R先生的爸爸都没有修好;比方说我捡了两个棍做筷子来夹仙人掌果实,比他们带手套还有效;比方说因为以前骑单车时常去校外的按摩店按摩因而学会了按摩,所以R先生家所有亲戚都跑来找我按; 比方说我会很多撒丁岛语的单词,还能运用纯熟,等等等等。

R先生的爸妈是拿我当孩子的,所以跟他家的孩子一样的对待,因为我是东方人,所以很多事情对我颇多照顾。比方说我生病的时候很容易发脾气,以前会谨慎些不跟R先生的父母发脾气,后来大概是跟R先生兄弟学坏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太好,所以也就矫情任性起来了,也会对他们摆不高兴的样子。再者R先生沟通的很好,即使偶尔因为一些小事儿我在背后念他爸妈,他也绝对不传话,不添油加醋,或者用诙谐的方式让他爸妈知道我不满意。比方说,我们搬来伦敦后不久,R先生爸妈先后寄来了四五个大箱子,可后来到了夏天,就不寄了。其实我知道是因为夏天的东西容易坏,不太好寄,再者最后一次寄东西酒瓶碎了,在UPS那里折腾了很久,实在是不愿意再折腾了。但是我还是偶尔会念叨R先生:你父母还是对你更好啊,你看寄来的东西都是你喜欢的意大利饼干,我想吃枇杷,他们怎么不给我寄呢?R先生首先纠正我:包裹里不止是饼干,还有你喜欢的盘子碗蔬菜,压面机,白葡萄酒,而且撒丁岛的枇杷买时也不是特别新鲜,再加上寄过来的路上的一周,估计到伦敦时就坏了。尽管如此,R先生还是在自己去弗洛伦萨时给我带了很多枇杷回来,也暗示自己的父母我很想吃枇杷,可是枇杷的季节已经过了。前段时间大卫过来时,R先生的父母特地让大卫给我带了很多无花果的果实过来。

今天我和R先生又在讨论他的一个朋友,有了小孩,老婆在家照顾孩子没有工作,他们工资那么点到底怎么过的。我们在替人家计算每个月消费支出的时候,怎么算都觉得他们的工资不够用,R先生说那个朋友也许平时打些零工来补贴家用吧。我很自然地顺着咱中国人的想法觉得肯定有父母帮助他们。R先生说:这不是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的。再者你不要觉得我们家父母子女关系亲密,就觉得所有意大利人的父母子女关系都很好。很多父母在孩子读完大学后就完全不管了。英国更甚,很多父母连孩子读大学都不管的,很多大学生都是拿学生贷款读完的大学。

以上是R先生说的,其实我的感受不是很一样,我觉得他们很多时候父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还是会为孩子多考虑的,但是他们不会把这个当自己的义务。也许他们会帮着孩子办个婚礼,但是买房的事情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离的近,有了孙子之后,他们也许会帮忙带一些,这里的帮忙也就是一周帮个一两天,很少出现国内那种奶奶或者姥姥去儿女那里带孙子外孙,留老伴儿一个人在家的情况。因为对于西方社会来说,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

西方社会的保障制度总体来说比国内好,一般退休了都有退休金或者补助,在经济上完全不依赖子女。所以父母与子女间对等的责任义务就少了很多,父母没义务给孩子买房付首付照顾孙子,子女也没有义务给父母养老。R先生的奶奶现在就还是一个人住,但是请了保姆在照顾自己吃喝拉撒,R先生的父母和伯伯叔叔们偶尔过去陪着聊会儿天,就算是尽了养老义务了。也有父母子女关系好的,在年老后会和子女住在一起,但这不是义务关系,是要子女真的很诚意地邀请,父母才会怀着忐忑的心来住的,即便后面觉得没有太多精力来照顾父母了,送去养老院,也是无可置疑的事情。

因为大家的责任义务很清楚,彼此之间虽然有距离感,但是因此矛盾也会比较少。比方说房子是儿子儿媳自己贷款买的,公公婆婆来了就是个客人,不会对儿子儿媳的生活多加干涉的。

当然不是说西方的婆媳就会因此变得多美好,婆媳之间的一些基本的羡慕嫉妒还是有的。一个女人抢走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对这个女人百般呵护,比对自己上心多了,这无论如何都会招来婆婆的酸涩心理的,但这些从女人的角度出发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有时候走累了,就会问R先生:你想背我吗?R先生常常说不。虽然如此,但是这种试探性的对话已经是我们的乐子了,我不停问,其实也不在乎他会一直拒绝,只是觉得好玩儿。但是偶尔还是有R先生心情好的时候,愿意背我。有一次R先生背着我往一个上坡冲,恰好被他妈妈看到了,他妈妈那心疼儿子却欲言又止的眼神我记忆至今。后来我被她盯的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只好自己跳下来了。

有一次我们去冰岛玩儿,冬天,去看一个瀑布。瀑布前风夹着雨,雾,冰,吹的我们几乎站不住,到了休息站,停好车后,我们在车里等着,R先生的爸爸先去找休息站的入口,他找到后,挥手让我们进去,我们下车后,R先生一路护着我就过去了,路上我一直喊R先生去照顾他妈妈,因为她颤颤巍巍地快被风吹跑了。R先生不停教育我:照顾我妈是我爸的责任,照顾你是我的责任。如果我爸不在,我会去照顾我妈的,但是他在,就不关我的事儿了。后来R先生的爸爸又从休息站门口走到车前去接R先生的妈妈。我们到了休息站,R先生的妈妈也完全没有发脾气,优先照顾自己的另一半,这对他们来说是常识,不会有人觉得不满。

R先生的爸爸快退休了,虽然他常说我们有了孩子他来伦敦带孩子,但是因为R先生的妈妈还要好几年才能退休,所以如果R先生的爸爸因为不想留R先生妈妈一个人在撒丁岛而不来帮我们带孩子,我们也不应该有任何抱怨,毕竟夫妻关系优先。

之前R先生为了买求婚戒指攒钱,攒了个整数,买完戒指剩下了一些,R先生有给我挑了个项链。因为他觉得这个钱给为了我才攒的,要都花给我才行。当时是R先生的爸妈陪着R先生去买戒指的。买戒指时R先生的妈妈的情绪还挺好,后来看到R先生说要再给我买个项链,R先生的妈妈就不乐意了,不停地说项链很难看,都难看,没一个好看,R先生和他爸一起嘲笑R先生的妈妈羡慕嫉妒恨,他妈妈还是不管不顾,就是不想让R先生买。当然还是夫妻关系优先,再者说R先生花的是自己的钱,跟他爸妈没关系,所以坚持给我又买了个项链。后来R先生跟我说这个事儿时,我笑得不能自已,我跟R先生说:很明显她想要你给她买个什么的嘛,你把项链买给她,她就高兴了。R先生又教育我:你不要搞错了,虽然我很爱我妈妈,但是我是要和你过一辈子的,说是给你攒的钱,就得都花到你身上。

之前R先生的爸妈过来的时候,我和R先生在吵架。R先生在家里被父母宠惯了,什么都不干,虽然我纠正了不少,但是他爸妈一过来,他完全恢复成在撒丁岛的样子,我在厨房忙,他什么都不管,只顾看电视打游戏。那些天我荷尔蒙失常,没忍住自己的脾气就吼了他。不过他也吼了我,但是因为他们意大利人平时讲话就是那么大声,而我平时声音小,所以对比之下,好像只有我吼了他。他妈在他爸的劝阻下还是来跟我谈话了,要我尊重R先生,要以和为贵。我说大声喊他是我不对,但因为荷尔蒙失常我控制不了。而且我不能道歉,因为如果我道歉,R先生就会揪着不放,说完全是我的责任,他一点错都没有,还会一直揶谀我。R先生的妈妈不信,说自己的儿子不会这样的。我说那我就给你看看。我到R先生身边,跟他诚恳道歉,问他是不是也要道歉,他说他才没错呢,然后一副长篇大论教训我。我站起身,对着客厅里的他妈妈说:看见了吧,知道我为什么不能道歉了吧!然后R先生妈妈又来跟R先生讲道理。

西方社会里,其实没有劝和这个事情,不管是朋友还是父母,都不会来掺和这个争执,除非你开口说需要他们的聆听或者建议。所以R先生的爸爸才会拦着R先生的妈妈,不让她来调解我们的矛盾。再者西方人喜欢把对错分的很清楚,一般不会和稀泥,过去了就过去了。因为矛盾没有解决,以后肯定还会重新冒出来的。

R先生妈妈让我尊重R先生的时候,我说R先生也必须要尊重我。他妈妈向着他是自然的,我不会为此委屈难过,但是也不会因为她是婆婆,我就得听她的,更不会有什么不该顶撞婆婆的顾虑。R先生的妈妈也很公平,会跟自己的儿子讲道理,没有谁让着谁。

因为R先生的爸妈知道我和R先生财政分开,所以他们在给R先生钱的时候,会特意嘱咐R先生要给我一半。之前刚搬到现在的家里时,R先生爸妈给了我们一笔钱让我们买家具,但是R先生觉得是自己父母给的,就全留在自己账户里了,却还让我在每天给他爸妈打电话时说感谢他们。我说我做不到,他们给你的,我完全没意见。所以你应该感谢他们,我为什么要感谢?买家具的钱各出一半,我当时没有工作,钱是从我的婚前存款里出的,我为什么要感谢你父母。后来R先生考虑了一天,把钱给了我一半,说是他父母嘱咐过要给我一半的。后来他父母偶尔再给我们钱,他也都记得给我一半。所以说他父母真的是拿我当女儿的,他们常说自己家有三个孩子:大卫,R先生和我。

我和R先生有时候吵架,我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会和R先生的妈妈谈。当然不是告状,而是咨询她的意见。作为跟R先生生活最久的女人,她有时候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R先生行为背后的真正涵义。R先生的妈妈常说:如果吵架了,要想着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幸福你才会幸福,这样自然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个道理不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是让我和R先生都多为对方着想。

R先生的爸爸常说以后他老了不麻烦我们,他也要像R先生的奶奶那样请个保姆自己过,我说可是我们想麻烦你们啊,所以以后还是跟我们一起吧。他说住在一起会有矛盾。我说慢慢磨合就好了。后来说来说去,他都一副不想住在一起反而影响现在的关系的样子。我说:那我只好把你砸晕了拖回我们家了。

就此结束这篇文章吧。 我不想做总结,因为觉得总结不好,怕以偏概全。就请就以上实例自己体会吧。我要是再想起来什么以后再加进来。

R先生的爸妈不喜欢把照片放到网上,所以就勉强放张侧面的吧。

psb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