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很喜欢St Helier医院,一直以来的用户体验都不错。但是剖腹产这次感觉有点懵。
上次生Gioia我们参加了NCT的课程,对于顺产的各种过程,无痛的种类,甚至宝宝在从产道出来时的各种旋转都了解了。只是当时的母乳喂养课太短,老师没讲的很清楚,堵奶的事情老师压根没提。经过一年的母乳喂养,这些知识怎么都自己摸索清楚了。但是当时选择了顺产,所以上NCT课程的时候,没注意听剖腹产的部分,这次二胎剖腹产就有点懵。
本来上周是有一个产前POA的 midwife的预约。医院没有通知我们是电话预约,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但是前台说midwife还没来,而且是电话预约,还是回家等电话吧。九点到九点半的预约拖到十一点半才给我打电话,而且上来就说是因为我电话留错了才这么晚打的,我直接问她:要是号码留错了,你怎么现在打通了呢?她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明明自己上班迟到,还试图怪我?然后关于剖腹产,就说了以下内容:下周三来医院,做血检,核酸检查,护士会给你两颗药,周三晚十点吃一颗,周四早上六点吃一颗,周三十二点后不要吃东西。然后她就想挂电话。
阿尼,这是什么意思呢?周三我几点去做检查呢?去哪儿做呢?那个药是什么药?周三我做完检查是要回家吗?那周四我又应该几点去呢?
我问了一大堆问题,那边支支吾吾只说了句:我们周三早上九点开门,五点下班。到labour ward来。周三要不住院。
我看交流实在困难,就放弃跟她交流了,打算周三到了医院再问。周三到了labour ward,当然地方不对啊,我们又被喊去妇科前台,妇科前台又带我们去护士站。护士站的护士才解释清楚:药是防止呕吐的药。周四早上六点吃过第二颗可以直接来医院,不是到护士站来,直接去labour ward。具体几点可以做手术,她也不确定,要根据当天情况由当值医生决定。
周四我们一早到了医院,觉得肯定要无止尽地等,但是我们一来就开始各种检查忙了,到了七点半八点钟左右检查完才开始等。剖腹产的时间和产妇顺序并不确定,要根据产妇情况由当天值班的医生来排,医生八点多开始查房,那时候才会通知具体几点可以做手术,一般优先做有complication的。而且如果顺产那边有紧急顺转剖的,也要优先他们。我这种情况不复杂的就只能在waiting list上等着了。
这些信息本来都应该是那个POA的midwife来告知产妇的,我们辗转三四个人才把这些信息弄清楚。所以我的不满主要是针对那个POA的midwife,太不专业了…
我选择剖腹产主要是上次生Gioia三C侧切,这次侧切或者撕裂的可能性很大,一般的撕裂概率在9%左右,我在25%左右,概率提高了很多,但也不是一定就会撕裂的,所以可顺可剖,看孕妇的主观意愿。鉴于上次侧切伤口长了granulation tissue,来回去医院折腾了大半年才基本处理好,我不想再经历一次了,就选择了剖腹产。对于医生来说,这种选择性的剖腹产属于风险最低的,一般给排在最后。
医生九点半左右来查房,告诉我们我们目前排第二个,前面有一个有complication的孕妇,要先给她剖,然后没有其紧急情况的话第二个就是我了,大概十一点钟吧。
当然我们运气一向不好,十一点半了也没轮到我们,就知道肯定有紧急情况被插队了。这也没办法,只是前一晚七点后我就没吃过东西,很饿。
十二点多终于通知我们去手术室了。脊柱麻醉真的很痛,麻醉师一直对我说要忍住,不要跳起来跑掉。阿尼,难道真有人跳起来跑出手术室?
其实我不能客观判断到底有多痛。上次生Gioia,没有无痛,疼了十几个小时,push了三个小时,已经痛到身体麻木了,后来医生赶来对我说要侧切,我说好,就切了。后来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侧切是在没有任何无痛的情况下直接切我的肉,而我并没有觉得比之前的push更痛。
生完之后就被拉去手术室缝合了,缝合也是脊柱麻醉,跟这次剖腹产是一样的。那时因为那个gas的缘故,我特别high,我特别话多,不停跟麻醉师 midwife还有医生聊天,后来他们实在觉得我话多就劝我睡一会儿… 可能刚经历生产痛,那时麻醉针插入脊柱基本上没感觉。
如果说那次疼痛是从10降到3,那这次就是从0升到3。尽管麻醉是一样的,体验却不相同,我确实差点跳起来。
打了麻醉剂后,趁着药效刚开始,腿还不是特别疼,赶紧躺下。之后隔了个帘子产科医生开始手术。我感觉不到疼痛,但是可以感觉到有人在拉扯我的肚子。R在我身边,对这个手术过程非常感兴趣,甚至还起身打算去帘子另一头观看一下,不过被轰回来了…… 后来他还是在手术顶灯的反射中模糊看完了整个过程……
后来宝宝被拿出来,midwife带娃和R去清洗,R剪脐带。剪脐带跟电视里完全不一样,R不是到帘子另一头那边去剪的,因为那边是无菌区,而且产妇肚子还开着呢,根本不适合去。医生拿出孩子后,会把脐带完全从母体剪下来,娃带着这个超长脐带和midwife还有R一起去清洗的时候,R才把脐带从宝宝肚脐这边剪断的。
之后医生缝合,R抱着娃在我身边等着。然后被转去产后观察室,大概五六个小时后被转到产后护理室。
因为是多人房,加上新冠的原因,晚上R不能陪床,娃饿了尿了需要人帮忙的话都是按铃找midwife。
我们病房还好,六人房住了三个人,宝宝都很乖,没有大哭不止的情况,只有一个妈妈有打鼾,但是可以听到其他病房传来的按铃声,宝宝哭声,一晚上不停。
我刚开始也会按铃让midwife把娃递给我喂奶,但是她们的响应时间实在太长,我没有办法看着娃哭自己却无动于衷,就顶着伤口疼拖着尿管自己去旁边婴儿床把娃抱起来。换尿布更困难些,因为弯腰时压迫伤口更疼。大部分midwife都很好,会帮忙换尿布,只有一个midwife把娃抱到我床上交给我换,她看着,换到一半,我实在疼的受不了,就瞪着她喊她换,她也给换了。
后来有个midwife来,让我多移动双腿,多活动,不必下床,在床上尽可能多弯曲移动就可以了,如果我觉得准备好了,就喊她来,她帮我下床活动。因为担心Gioia在家里爷爷奶奶带不了,我一直很着急回家,医生说如果恢复顺利的话,第二天下午就能回家,但是第二天上午要拆掉尿管,他们要看到我能走动,能顺利排便排尿,我和宝宝的血检也正常的话,就可以放我走。所以一晚上除了R刚走那会儿我累得不行,睡了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忙着喂娃,给娃换尿布,还有就是各种‘床上运动’。
早上六点时,那个midwife不忙了,来问我是不是可以试试下床了,我说好。然后我们就下床,拆尿管,换衣服了。之后我就扶着床来回走,后来可以抱着娃走。等R八点多来医院的时候,我差不多已经可以进出病房自如了。之后R看着娃,我移动到病房外走廊继续走动,狂喝水,帮助排尿。之后排尿顺利,儿科医生又来检查了宝宝,哺乳科的midwife又来观摩我喂奶的情况,妇科医生又来检查我的情况,药房的药剂师来问用药和过敏史,午饭后我们就出院了。
R后来一直跟别人炫耀剖腹产各种好,24小时就出院了。我后来实在受不了白了他一眼:不是剖腹产就一定能24小时出院的,隔壁病床的妈妈生第三胎在床上躺了三天了尿管也没拔也没出院呢。咱们能出院是因为我一晚上都在折腾,活动。
回家后当晚胸部就开始涨奶了,很快到了第三天腋下都开始有奶块了。我和R不停地揉,洗热水澡的时候也在揉,只要有空就在按摩挤压那个奶块。那两天我有点抑郁,觉得完蛋了,肯定要跟上次一样折腾一两个月,反复乳腺炎,每晚泵奶追奶,还得喂配方奶了。但是到第四天就开始好转了,奶块有溶解的迹象,胸部两块大石头终于开始变软了,奶路通了。之后就一路开挂喂奶了。幸好我坚持不给配方奶,只有刚回家那个晚上我们实在太累晚上给过一次配方奶,之后就再没有了。NHS的指导意见说的是对的,刚开始给配方奶还有奶嘴的话,会阻碍产奶的,只有宝宝不停地吸,产妇身体才会知道宝宝有需求,才会产更多的奶。
我也终于可以自称奶牛了。产后一周泵奶三分钟能泵出来一百多毫升。去年给Gioia追奶时,十五分钟也不一定能泵出来80毫升。现在泵奶都得收着点,怕泵多了产奶更多,泵三分钟缓解下乳房压力就停。
这次产奶顺利除了跟我们不停按摩乳房,不给宝宝配方奶有直接关系外,我的心情也很重要。二胎妈妈比较有经验了,不再慌乱了。此外对于R和他妈,我生前就打好预防针了:我自己做了很多包子,还有各种大骨汤,鱼汤,冻冰箱了,还买了很多冷冻食品,我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的饮食,另外家里有清洁工每周来打扫。我不需要R妈为我做任何事情,她只是在照顾他们自己还有R而已。这样每个工作量都不大,都不会累极而情绪崩溃。另外对R和R妈的好多奇特行为,很多时候我就当没看见。
总之,关于剖腹产的体验是:肯定比没有无痛的顺产要好很多,只是剖腹产后恢复时间要久一些,抱着宝宝喂奶有时候会挤压伤口有些疼。另外每晚都要在肚皮上打那个防止血栓的针剂,打针本身不疼,但是药剂进入身体后会有辛辣的疼痛感。 如果上次顺产没有那个granulation tissue的问题的话,其实恢复的还是很快的。但是没有无痛的话,我再也不要顺产一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