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1牛年年末

我本来在阳历2021年12月底开了个标题‘写在2021年末’,然后元旦快过去一个月了,我也只是开头写了几行,就搁置了。为什么没有写完呢?借口如下:

首先,我生完娃第一个月,一直忙着给娃喂奶换尿布,还有带大宝,时间都是碎片式的,根本写不了完整的文章。(比方说现在,第二段刚写几个字,Gioia来我这里玩儿了会儿,一会儿又得带她睡觉,真不知道这篇能不能写完)。

其次,二宝的需求虽然逐渐规律化,我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了,但是我更想趁着产假,带Gioia出去玩儿,定了很多水族馆,博物馆的半天行程,另外还坚持每两天去公园快走锻炼一下,也开始恢复了部分工作,写文章在to-do-list的优先级是最低的。

再者,写文章对我而言,是抒发心情,排解压力,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这些天我去公园快走散步,头脑放空,或者把我想写下来的话在脑袋里过一遍,也一样可以排解压力,抒发心情。

还有,生产前后两个月,我的脑袋一直迷迷糊糊地,刚开始迷糊是因为特别累,精力不够,连吵架的精力都没有,后来发现这种迷糊让我们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特别和谐,我有点害怕头脑清醒的我会导致我们的关系恶化,就刻意继续沉浸在这种迷糊中。不过我毕竟不是个迷糊的人,后来慢慢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花了一段时间慢慢思考这些改变的因果。

所以年终总结就拖到现在才写了。

大家喜闻乐见的婆媳关系我后面另开一篇来写,现在就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

我虽然有时候还是会被R气着,但最近我们几乎没怎么吵过架。我有印象的只有一次大吵。其他时候虽然偶有呛声争执,但是都友好地解决了。这并不是说我们之间不存在分歧了,而是我们都进步了,尤其是我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作出了改变。

生产前一两个月,宝宝就入盆了,我有很明显的下坠感,加上宝宝很大,又是二胎,我和周围朋友都觉得我大概是坚持不到足月,宝宝八成会早产。可是我们已经定了足月前两天的剖腹产,那之前R的项目忙不完,而我也不希望宝宝早于预订日期出来,因为那意味着八成要顺产,我不想再经历一次没有无痛的顺产。

R还是一样的R,经常做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让我生气。我知道,如果我控制不好情绪,没准一个激动,宝宝就早产了。所以我决定忽略R,假装他不存在于自己的生活里,如果他又干了不靠谱的事情,不理他就是了。还有R妈妈,我也不确定我能和她友好相处,预计大概率是不能,所以也忽略她好了。

我是认认真真地按照一个人生娃带娃来准备的。我假设R和他妈妈已经把我惹到我无法忽略他们的程度,那我要离家出走,走到他们打扰不到我的地方去。离家出走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住宿和吃饭。Gioia还是要去上幼儿园,我还得接送,所以另外找的房子还是要在现在的家附近,最好在幼儿园附近。我查了一下附近的租房信息,短期的airbnb最合适,但是附近很少,可能到时暂时还是要住酒店,然后再找中介找房。吃饭的话,剖腹产后两周我大概是做不了饭的,所以我提前蒸了很多酱肉包子,还有炖了很多汤冷冻了起来,到时候再吃些蔬菜水果,营养够了。我还问邻居打听了下她家住家保姆的中介哪里找的。

总之,我是按照最坏打算来计划我的生产和产后的月子:小事我不计较,大事惹恼了我我也不跟他们生气,直接离家出走,先管好大宝上学,二宝喂奶,自己的身体恢复,然后找律师来跟R谈就好了。我坚决不生气,坚决地要保持身心愉快,好好产奶。

做好最坏的打算是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我绝不是极力寻求最坏可能的发生,相反,因为设想过了最坏的可能,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自己的心情反而很豁达很轻松,以至于现实中居然出现了最好的可能。

R妈妈和R虽然还是时不时发挥他们的性格特色,无厘头不靠谱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总体来说我们相处愉快,居然出现了和谐共存的局面。而我们也一致同意这两年他们不用搬出去了,大家一起生活。当然如果某一天相处不再愉快,或者逐渐走向不愉快的方向的话,那还是要R爸妈搬出去另外找房子住。

有一天看牛乱画的漫画书,上面有几幅是画一胎妈妈和二胎妈妈的不同,大概是一胎时妈妈像是女王,吃好喝好被人伺候好,二胎时妈妈的各种待遇都没了,该干嘛干嘛。R看着那几幅画,对我说: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待遇刚好相反?我突然眼泪就出来了:你也知道我生完Gioia你没有好好对我?

生玩Gioia后,R突然沉浸在对他爸妈养育之恩里,非要让我每天下楼陪他爸妈吃饭,我生产时三级撕裂,又长了granulation tissue,根本都没法坐下,只能买了个痔疮坐垫到楼下餐厅吃饭。他爸妈并没有要求我到楼下吃饭,是R自己的主意,当然他爸妈也没有极力劝说R让我回自己房间吃饭。我刚生完娃,脑袋都是懵的,根本没有想过我根本没必要配合的。这次生Alex之前,我就告知了R:再强迫让我去餐桌陪你父母吃饭你试试看。我并没有把我的最坏打算告诉R,他只知道我怕月子里吃意大利餐吃不惯,给自己提前准备了包子和汤冻起来了,并不知道我有离家出走的可能。而我当时我想的就是:我已经表达了无数次对忍着痛到楼下吃饭的抗议,而且尽了提前告知的义务,再一次违背我意愿地让我去餐桌吃饭,就会触发我对于最坏情况的打算,我立马带着大宝,抱着二宝离家出走,等我恢复了体力就会送上律师来收回房子。我是一个经济独立的现代女性,根本不需要老公来养孩子,我的工资完全可以一个人承担房贷和两个孩子的教育经费,我和R一向都是AA而且有详细月记录,而且我还在哺乳期,这样的情况下打离婚官司的话,我百分百都会赢。当然我并不否认R是个好爸爸,Gioia非常爱他,他对孩子们也很好,所以肯定是共同抚养权。

虽然我生产前我把这些都仔仔细细地慎重考虑过了,但是如前面所说,我们所有人的关系谜一般地走向了最好的方向:刚开始几乎每顿饭都是R端到我房间来的,直到后来我自己想多走路尽快恢复,自己走下楼去厨房吃饭; R妈没有再出幺蛾子,没有情绪失控哭闹,她也尽了最大努力保持房间的整洁,她甚至在youtube上找了个视频学着中式的炒菜;我和R妈出现意见不和或者冲突,R几乎总是站我这边,这样我们的矛盾很快就平息解决了;有时候我情绪化,R和R妈妈也很忍让; 有时候R口无遮拦惹了我,我冷处理,一两天不搭理他,或者出去公园散个步,也都很快烟消云散了。

近三四个月来,我和R只有一次大吵架,R妈最终没有忍住冲出来劝架,当然她劝架还是一向偏向R,指责我大吵,没等我说什么,R立马把她吼走了。R爸妈搬来伦敦前,我们就很严肃地讨论过这个,我们吵架他爸妈不能插手,尤其是他妈,否则请他们立马搬走。R非常清楚这不是句玩笑话,所以虽然我们吵着架,他还是很理智地记得这个,没有让他妈继续偏帮他。我看到他还记得这个,火焰立马被浇灭大半,吵架很快就结束了。那次吵架的原因我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Alex肠绞痛,我和R几乎一个晚上都没有睡,一直抱着他,又是拍背,又是揉肚子,都不管用,折腾到早上的时候,我们都精疲力尽了。R嘴很贱,总是抱怨,不分场合地抱怨,平时我可以当听不见无所谓,但是当我已经累瘫的时候再听他嘟嘟囔囔就会爆炸。写着写着我突然想起来为什么吵架了,早上吃饭时我对R说我凌晨2点到6点一直在喂奶排嗝换尿布中循环,累死了,他脱口而出‘这不可能’ 我的理解是他指责我撒谎否定我作为一个母亲的付出,他后来给出的解释是他只是表达对时间这么长的惊叹。我现在回想这些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觉得就是他的问题,如果他的用词不当给当事人造成了伤害,他应该道歉并在以后注意用词准确,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当事人没有理解对他的意思。

那次吵架我感到最抱歉的是,Gioia也在家,她肯定听到我们的吼叫。后来我和R带她去圣诞老人见面会的时候,我和R因为一些政治观念不同争论了起来,但是最后agree to disagree,友好地结束了争论。我们赶紧就这个话题跟Gioia解释:这才是吵架的正确打开方式; 前几天爸妈吵架的方式不对,对此我们非常抱歉,我们还在学习,以后尽量都会以今天这样的友好方式在表达不同意见的,尽量不再无意义地吼来吼去了。

很高兴我做到了。在那之后,有几次我都忍住了,还是冷处理,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矛盾,或者R只是情绪引发的问题,我都不再回应了,我直接不说话,忽略他,他最终觉得没意思也就消停了,等他情绪下来了,而我也心情平静了,再给他发信息谈这个事情。前几天某天晚上Gioia醒了两次要找我,我喂了Alex四次,有两次没有拍好嗝就急匆匆去Gioia房间看她了,哄她时跟着她一起睡着了。R被Alex吵醒,怪我故意把Alex留那里吵醒他。R还一副大言不惭理所当然地样子:我现在是忙季,每天晚上工作到两三点,我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怎么睡过觉了,你怎么就不能理解一下?我需要你的支持和理解!我一点没有错,是你该理解我,你也有特别累对我发脾气的时候,我也理解你了啊。

我承认他很累,需要休息,但是完全不能接受他的鬼话。我莫名发脾气后,会内疚,虽然不一定会道歉,但是一定是孙子般地积极讨好他,绝不会像他这样毫无内疚之心,还觉得别人不够理解他。看着他这个样子,我几乎可以想到如果某一天我成为家庭主妇的话,他会怎样过度要求我的支持和理解,他会怎样得不平等对待我。所以这种事情必须扼杀在摇篮里,我三天几乎没和他讲话,除了关于孩子的话题我会回答,其他一概当他不存在,终于在第三天他真诚道歉了。

关于情绪的控制我还在摸索当中,但是感觉我已经控制的越来越好了。从开始时强硬地控制住不发脾气,不外在表现出来,但是一晚上睡不着觉,或者自己哭着睡着,到现在深吸两口气,云淡风轻地直接走开,已经进步了不止一点点。希望可以继续保持吧。

其实R不止是个好爸爸,也是个好丈夫。尤其是生完Alex后,进步明显。R休了一个多月的产假,每晚跟我一起照顾两个娃。R爸妈白天会帮忙带娃,但是晚上我们坚持自己带。最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是R在拍嗝换尿布,我只管喂奶然后休息,有时候晚上Alex是cluster feeding,几乎是一直都挂在胸上喂,那时每次也都是R在拍嗝换尿布。后来Alex的喂养比较有规律了,R就会带他前半夜,我来休息,到一两点的时候交给我,我带到六七点后交给R妈。我有时候拍嗝拍不出来也会把R摇醒来帮忙。

因为休息的好,所以这次母乳特别顺利,我就像头奶牛样,把Alex喂成了个大胖小子,还有多余的奶存起来在冰箱里。也因为有存奶,我才可以计划和Gioia的半日游。经常午饭后把Gioia从幼儿园接回来,把Alex留在家里交给R爸妈照顾,而我和Gioia一起去水族馆看鱼,去自然历史博物馆看恐龙,明天还要去一个地方看蝴蝶,下周还要去safari。

现在大部分时候是R妈做晚饭,R爸做午饭,我每周也会做几次中餐。也是R妈承担了洗衣服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讨论过了,不要熨内衣内裤袜子,如果衣服烘干的话只熨一些褶皱特别多的衣服,自然晾干的话晾晒时把衣服撑开扯平,大部分衣服都不用熨的。家里的清洁工还是每周来一次,反正我三月份就要回去上班了,还是要人来做卫生。R妈其实还在上班,每天远程在电脑旁工作。R爸已经退休了,每天接送Gioia上幼儿园。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走着去走着回,路上在河边喂鸭子,逗猫,看鱼,不亦乐乎。从这周起R爸也开始上学了,上午去附近大学开设的英语班里上英语课,下午还有作业做。R忙季,家务他基本上不参与,但是如果我要求的话,他也会稍微表现一下。我虽然还在产假,但是每天会抽出些时间帮忙处理下公司的客户需求。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莫名地很和谐且愉快。

现在很享受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

写在2021年牛年年末-事业篇

三个月产假转眼就过了大半了,想着三月份就要去上班了,还是有点战战兢兢。我大概会拖到三月中旬才恢复全职,但是元旦过后已经逐步开始恢复一些工作了。

英国脱欧后,对合同工的税务也改变了些,以前公司不用给合同工报税,他们自己报,所以他们好多人的工资都是按日结算,特别高。现在除非打擦边球,否则即使是短期合同工也要公司给报税,但是他们的日工资并没有降低(至少在我们行业是这样),就导致现在雇佣他们特别的贵,贵的离谱。我产假期间,公司只是让几个同事来协调我的工作,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者,但是同事也很忙,我的工作部分积累了一堆活儿,我就想着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先处理一下。当然这纯属自愿,公司并没有让我产假还处理工作的事情。

我其实有点想换个工作,我们一个创业公司,以前是几家合资的,现在被其中一家独家收购了,但是收购时公司的盈利并没有超过这几年这几家公司的投入,所以我们即使有股权,也换不成现金,公司只是意思意思给了点补偿,就把股权收回去了。创业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股权 share options. 没有股权的话,我为什么不找个大公司享受人家的福利呢,为什么要在创业公司这种不稳定的环境工作呢?虽然公司也意识到必须给我们股权的替代品,但是已经过去三四个月了,都没有跟投资公司达成协议,我们的年终奖也不见踪影了,所以我有点想撤。

但是现在两个娃,我的重心开始从事业往家庭倾斜了,我觉得我很难再提起当时怀Gioia时还投简历找工作,实习期拼命工作证明自己工作能力的那种心劲儿了。我倒是没有想彻底躺平,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允许我躺平,另外我希望给Gioia一个独立女性的榜样,经济和思想独立是以后她在她的家庭生活里最好的保护,所以我就更不能躺平。

回顾这一年,大部分的假期都用在带娃上了,长牙,幼儿园的各种病毒,经常都会让娃发烧,一发烧就会被幼儿园退货,至少在家待两天。有时候明明知道是手口足或者其他幼儿常见流行病,只要发烧,还是得要去做新冠测试。Gioia不喜欢那个采样本的过程,总是会大哭,到后来我们去带Gioia做PCR测试,都是采集我的咽喉和鼻腔的样本,反正如果她感染了新冠,我天天和她在一起抱抱亲亲的,我肯定也会被感染。顺便说下英国的新冠测试,大都是自己采集样本,至多有人站在旁边或者车外面指导你怎么用那个检测包,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领了检测包到隔间或者在自己车里,自己采集样本,然后离开时把样本留下就好了。

虽然R总说自己带娃也很多,我也承认,但是总的来说有娃后女性的事业更受影响。娃生病或者被幼儿园退货时大都是我请假带娃,R有时候安排不好自己的工作,突然不能接娃了,也是我早下班去接娃。虽然我的工作时间灵活,但是总是这样对自己事业还是有影响。另外,家有两娃的工作女性再拼命工作都不如没娃的时候,虽然工作效率还有工作能力来说更高,但是工作时间被娃占据了很多,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弹性时间,再不可能动不动加班到一两点了。

所以虽然知道产假期间是最好的充电重新找工作的时候,但是却下定不了决心。重新找工作需要准备面试,很多时候在一家公司的工作内容是非常窄面的,面试却需要全面的知识储备,所以总需要时间做些功课,磨练下一些已经生疏的技能。我现在的我工资基本属于行业天花板了,再找工作很难找到工资更高的,最多是换个差不多一样的,但是工作内容更有意思更有助于自己以后跳槽的。现在的工作方向太窄,待久了就很难换了,万一以后公司发展不顺利关门大吉的话,对自己非常不利。

本着未雨绸缪的打算,我应该趁产假换个工作最好。可是一想到要准备面试,即使入职还有三个月的实习期,再看看怀里这两个娃,就开始犹豫不决。

另外我的工作除非以后是要升管理层,否则大概一眼看到头了。之前跟同事L聊天,她以后的目标是做CTO,现在会去参加一些行业内会议的讲座或者talk,做发言者锻炼自己。我当时有些酸,并不是酸L,只是有些迷茫自己的职业前景。我确定我不喜欢做管理层,每天管人开会带给我的满足感远远比不上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带的满足感多,但是不做管理层我的职业好像差不多已经封顶了,又觉得没什么动力了,再加上同事都在升职,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没上进心,总觉得很逊,觉得自己应该多点斗志才对,但又觉得那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有些迷茫。

虽然迷茫着,休产假前、还是跟老板要求了升职,虽然升职后我还是单打独斗自己管自己,但是最起码工资会多些,title也会从senior变成lead,还是有好处的。老板也同意了,说产假结束后回去工作后就给我升。

前几天跟R聊这些,我只是想说一下我的困惑,我其实不需要任何人给我答案,我只是需要跟人聊一下而已,以上话题只是开了个头,说到最近有个猎头找我,工作内容很有意思,而且是全程远程工作。R就打断我不停说远程工作多么不好,他不希望我每天在家待着,哪怕是在家工作也不行,说我在家待久了就会烦他的。我让他听我把话说我完,这个在家工作不是重点,我只是对职业规划有点迷茫。R果然还是R,还是没有听我说话,只是又说了一遍在家工作如何如何不好。我瞬间没有跟他聊天的兴趣了,我们当时本来牵着手在公园散步,顺便去附近停车场取车,我后来直接松开他的手自己走回家了。他拿到车后在回家路上等着我,我也没上车,自己走回来了。我当时有些生气,不过瞬间就跟自己和解了。回家后我们也没吵没闹,R大概很惊奇这个事情怎么就完全不费力气解决了呢?因为我根本不需要他对我的工作有任何指导意见,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专业,我一直把自己的工作处理的很好。我只是需要一个聆听者,还需要点时间,我会自己想清楚未来的路的。既然他不愿意做聆听者,那我不跟他说就是了。后来我跟几个邻居妈妈聊了聊,加上公司一月份又把奖金发了,还给了去年的双份,工资也自动涨了些,公司还给我买了新的MacBook寄到家里来,再考虑到之前就跟老板商量好的我产假结束回去工作后要升职,最重要的是跟一个同事商量好她要教我数据库的知识还有GO这门语言。

所以现在不着急辞职,等产假回去看情况再说,至少应该会再做一年。只要还在学着新的技能,就让我觉得很踏实。我和R有时候聊起博士生涯,一致觉得以后如果没打算留在学术圈的话,还是不要做博士的好,那些写论文写项目申请的岁月,太久太无聊了。虽然我们总体对读博士持一种负面的态度,但是对我自己而言,博士生涯给自己带来的最大的财富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深入学习的能力。我想,无论我是留在技术层还是走向管理层,甚至以后回归家庭专职照顾孩子,只要这种学习的能力还在,就不用太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吧。我是走完了博士四年,才沉淀出这种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的心境,希望我可以早点培养出两个娃的这种能力与心境吧。

我的婆婆3

自从11月份我生产前R爸妈搬来伦敦后,我们的相处意外的很和谐。虽然时有争执,但是都和平地解决了。R爸妈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白天除了喂奶的时候,Alex基本上都是他们在带,尤其是现在R爸爸早上要去上英语课,Alex都是R妈一边工作一边在带的。虽然两个月大的娃需求不是很多,但是没有R妈的帮助,我很难有时间休息和工作,更不可能每天带着Gioia去博物馆水族馆。有两次白天带Gioia出门太累了,还有几次Alex胀气整晚要竖着抱着,我们晚上撑不住的时候,也是R妈接过手,我们才得以喘口气。尤其是最近R忙季开始,晚上常常加班到两三点,晚上很少带娃,加上Gioia最近经常夜醒来我们屋,我一个人根本没法同时搞定两个大哭的娃,也是R妈上楼来帮我,对此我非常感激。

我最近捋了一下我们婆媳可以和平相处的原因,总结如下:

1)我现在还是保持了这半年的习惯,对R妈有需求的话,尽量都是通过R传达,有时候一时生气说的话,经过R的缓冲,到达R妈那里时就不会引发冲突了。

2)我们带娃都是熟手了,分歧没有那么多了,即使有分歧,R妈也多尊重我的方式。

3)我们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也多了很多尊重,比方说我习惯早上起来先把洗碗机清空,把早上用过的杯子直接放进洗碗机,R妈现在也尽量不在水池里堆用过的锅碗瓢盆了。

4)R妈也不再过于敏感,动不动就觉得受到伤害了。生完Gioia我们有矛盾那次只是因为我看见灶台旁边的柜子有油渍顺手擦了一下,她就觉得我嫌弃她不爱干净,哭闹了半天。现在我再随手擦冰箱门,橱柜把手之类的,她也知道那只是我的个人习惯,并没有针对她的意思。

5)冷处理

比方说我做饭会边做饭边收拾,做完饭基本上也收拾完了,用过的厨具大都已经放洗碗机了,另外一些洗碗机不好洗的也在水池里了。灶台和厨房柜的台面都已经擦的干干净净的了。在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下吃饭会让我觉得非常幸福。R妈是做饭只管做饭,手头不忙的话可能在打电话聊天,逗娃,反正就是不会收拾,等她做完饭,台面上都摆满了用过的厨具,加上溅满油和番茄酱的灶台,还有地面上不小心洒落的面粉,蔬菜碎,各种屑屑,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会让我非常焦虑。现在我尽量选择看不见,有时候超过我的忍受范围了,我也会收拾一下。吃完饭尽快逃离这个环境,我大多时候并不帮忙收拾,因为收拾起来只会让我更焦虑。

有时候早上我休息,中午起床到厨房看到水池里堆满了杯子,只要水池没堵住,杯子没泡在脏水里面,我也会尽量收拾,R妈看见了也会赶着解释她早上很忙没顾上之类的,也会尽量下次不再这样堆一堆盘子杯子在水池里了。

有一个我不会妥协的点是要求Gioia一起收拾她玩儿过的玩具。R妈通常就是要么留下满屋子的玩具不管,要么就替Gioia收拾。唯独这个问题,每次我发现了的话一定会指出来,要求R妈下次要带上Gioia一起收拾。Gioia在幼儿园也会帮老师收拾的,她的习惯已经养成了,非常好,不能在家里毁掉这个习惯。

我休产假前公司招聘了一个head of engineering 工程总管?我不太知道这个的中文头衔是什么,人叫Tom。Tom是在我开始休产假后才入职的,我们并没有碰过面。产假期间我还是常关注公司的工作群,看到Tom在各个群里异常活跃,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他的参与。刚开始我以为他接替了我的工作。后来跟一个同事闲聊的时候我还说:有这个Tom这不错啊,看起来他应该在负责我的工作部分,这样你们就轻松些了,不用替我cover了。然后这个同事叫苦不迭:工作还是我和L做的,但是Tom到处邀功,几乎每条公共消息必回,从群里看好像他做了很多工作,其实他连一个问题都没有解决过,一个PR都没有开过,他只是把大家的功劳都抢了。

我和R后来聊这些,觉得我回去工作后面对这样喜欢抢功劳的同事,大概八成会不愉快。我又不是逆来顺受受欺负的性子,八成要跟他起冲突。后来过了一个多月,再次听同事说起Tom,是说Tom要离职了,因为他不适合我们的工作氛围。

其实这两年来来回回走了不少同事,都是不适合工作氛围走的。Tom只是个极端案例,其他同事都还不错,但是确实不适合我们这个创业公司的氛围。创业公司的节奏是非常快的,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都是非常proactive的,遇到问题,可能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解决完了。或者开个会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各自测试,再开会要么已经解决要么已经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案,从不会开两次会讨论同一个议题。有的同事就是有些惰性,跟不上这个节奏才走的,第一次开会他提议这样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可以试试,但是完全不行动,第二次开会还是说一样的话,还是“可以试试”。

为什么说起公司的事情了呢。因为大多意大利人的惰性都很大,跟我完全是两类人。之前看到一个公众号讲英国露营的地方,有一个地方特别好玩儿,有树屋可以定,但是特别火,只能定明年的。我看到后就直接定好了,然后又加到日历上提醒自己。后来和R聊天,他说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样行动力这么强的,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实属于另外一种:拖一下,再拖一下,也许就拖没了。我那些离职的前同事也是属于这类人。我和这类人格格不入。

我大概想明白了,这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说我们是不同的,公司的话这类同事离职了,家里的话我总不能也让这种性格的R和R妈也离职吧?所以我决定迁就他们,冷处理我们之间的冲突。站在他们的立场的话,他们肯定也迁就着高行动力的我带给他们的压力。

R妈洗衣服总是全部衣服一起用synthetic模式,低温,转速低,什么都洗不干净。R和他妈妈一样,总是说什么用cotton的高温模式会把衣服洗坏的。为什么一定要所有不同材料的衣服一起洗呢?为什么要统一用一个模式呢?应该把不同材料的衣服分开洗啊,该用synthetic模式用synthetic模式,该用cotton模式用cotton模式。当然单纯地告诉他们这些人家完全不听,只说肯定可以洗干净衣服。所以我是怎么冷处理的呢,我给我和Gioia换上R妈刚洗过的衣服给他们看,我的哺乳衣胸前依然一片奶渍,Gioia的裙子上还挂着之前吃饭蹭到的东西,被现实啪啪打脸,他们才服气,才同意衣服要分开洗,不同衣服选择不同模式。

我们有一天进城逛水族馆,顺便在外面吃了个饭。R妈给Alex换完尿布和衣服,随手就把脏衣服扔车篓里了,回到家她是怎么处理的我也不知道。我洗完澡打开脏衣篓才发现她把孩子的脏衣服扔大人的脏衣篓了,还有擦了粑粑的湿巾也扔进去了。我能理解在饭店吃饭时你懒得把湿巾收起来扔到垃圾桶,你想带回来再处理,可是把带有粑粑的湿巾扔脏衣篓是个什么操作?这又让我想起R表弟从洗碗机里拿出来两个干净盘子,然后把自己的脏盘子放进去的事情。PILI家的行为模式真是高深而且莫测啊。对此我的处理方式是:给带粑粑的湿巾拍了个照发到了家族群里,对R的各种解释借口只翻了翻白眼,也没有追着要什么结果。(我们的家族群里只有R爸妈R兄弟两个还有我,我还没有傻到把问题抛到他们亲戚的大群里)

还是洗衣服的事情,R妈拿了Gioia的脏衣篮下来,但是因为晾衣架上都满了,就只是把Gioia的脏衣服放洗衣机,并没有洗。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我喂完奶又泵完奶下楼去洗泵奶瓶,顺便把Gioia的衣服直接洗了,选的‘清洗加烘干’。早上十一点我和R还有R弟弟要带Gioia去公园喂松鼠,出门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个衣服的事情,就跟R妈说让她帮忙看看洗衣机的衣服是不是全部烘干了,如果有不干的拿出来晾一下。R妈一直强调她前天把衣服放进去没有洗,我说了半天我今天凌晨洗了也烘干了,她根本不听。R也用意大利语跟她解释,反正两种语言解释了大概十遍,她就只吵吵,完全不听我们在说什么。他们在意大利时R每天跟他们视频,R总跟我抱怨她妈只管自己讲话,完全不管这边在说什么。我没想到下线后在现实生活里还是这样,无论你在说什么,她根本不听,不听地重复她那一套,又把音量提高,像是在吵架。我后来想想还是冷处理吧,本来赶着出门怕赶不回吃午饭,但是有这跟她吵吵的时候我早就把衣服拿出来处理好了。所以我直接把外出的鞋脱了,走进厨房,从洗衣机里拿出来衣服,把几件稍微有点湿的拿出来单独晾起来。R妈看到衣服是干净的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但是她丝毫没有觉得自己错了,继续大声吵吵,说自己没弄明白。R特生气,吼了她一顿:一直在跟你说我们知道你前天把衣服放进去没有洗,但是今天早上凌晨三点兴哲把衣服洗了,你就完全不听我们说话,我用意大利语跟你重复了几遍你都不听……

R有朋友来家里,朋友问到待产包的事情,问我们有什么特别推荐要准备吗。我们说要一个泵奶器,那个不要省钱,便宜的和贵的使用体验很不一样。然后R妈开始争辩:我觉得不用,我认识的人里就没有人用。R问她:谁没有用?举个例子?她说:那个Pat啊。Pat是那个R表弟的妈妈,汉语里的称呼应该是舅妈,R表弟今年25岁了,他妈在25年前当然没有用过泵奶器啊,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啊。 我虽然觉得气呼呼的,但是也没有继续跟R妈争论,只跟R说:我估计你奶奶也没有用过泵奶器吧……

Alex的奶瓶的奶嘴是扁嘴的,正常的人类都知道应该平着放宝宝嘴里的,某天R妈妈给Alex为喂奶,我在洗东西,一转头居然发现她把奶嘴竖着放进去了,竖着放进去了!我平时母乳喂宝宝,总是担心哪里咬合不好吸入太多空气导致胀气肠绞痛,人家倒好,直接把奶嘴竖着放宝宝嘴里,嘴角留着两个大缝隙,不停吸空气。我看到后,只是把奶瓶转动了90度而已。R爸和R看到我转Alex正在喝奶的奶瓶,从刚开始不理解到恍然大悟再看着R妈摇头 …

某天Gioia幼儿园给了个纸条,写着冬天了要给娃穿暖和,还有穿衣指导。我把Gioia的薄衣服都收起来了,放到一个不起眼的抽屉里。早上R妈妈给Gioia换衣服,先是找了她买的一套衣服的上衣,没找到裤子,后来想起来我大概是随手放进Gioia的换洗袋里给幼儿园了。然后她又去找其他衣服,找了一套她买的运动衣,特别薄。我说Gioia屋里肯定有带绒毛的裤子,我昨天刚整理过她的衣柜。R妈妈说她找不到配套的上衣,当然她说的配套要同样布料同样花色。但是有的裤子是单买的啊,随便配一下就好了。她坚持要给Gioia穿那套单薄的衣服,我没同意,直接去Gioia房间拿了厚衣服来穿上了,然后她不停抱怨搭配的不好。我就吵了她一嘴:颜色搭配的好和保暖,到底哪个更重要? 但是下午我还是出门给Gioia买了几套配好的衣服,连裤袜,还有百搭的牛仔裤,以供R妈发挥搭配。

有天R和R妈给Alex洗澡,两个人在浴室吵起来了,我在卧室听着,恍惚觉得好像回到意大利他家似的,圣诞节期间R弟弟过来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他家人一直各种吵吵。后来R跟我说,R妈先是不停抱怨水太烫,R试了无数遍,调了无数遍,她都不满意,明明Alex在浴盆里玩儿的很好,但是R妈坚持水太烫了娃不喜欢,后来又是浴巾怎么包裹娃他们意见也不一致,就那么一直吵吵到洗完澡把娃抱到我屋里来。R看到R妈给娃穿连体衫的方式又吵吵起来了。一般正常人怎么穿呢:把肩部开口撑开,把头套进去,直接套到脖子上了,然后再管胳膊腿。R妈怎么穿的呢:把肩部开口撑开,放脸上,然后直接往下撸…… 问题是R妈还自以为她就是按照正常人的方式来穿的。她和R吵吵着,居然又开始脱Alex的衣服,要重新演示一遍。他们从浴室吵到我卧室,我都一句话没有说,看到她那样给Alex穿衣服我也没有说话。到最后他们折腾Alex要再给他穿一遍的时候我才说:你们够了,出去。

Gioia平常都是在幼儿园吃早饭,虽然我们有时候起的早,也会在家给她吃点东西,但主要是以幼儿园吃早饭为主。如果要赶上幼儿园的饭点的话,必须早上8:15前送到,晚了老师就不会给早饭了。R爸妈来了之后,Gioia早上通常会在家里吃,然后R爸推车送Gioia去幼儿园,路上喂喂鸭子逗逗猫,到幼儿园时都九点多了,快赶上他们上午的水果零食时间了。这周起R爸爸早上要去上英语课,不能慢悠悠地走路送她去幼儿园了,就开车送去,但是送的点特别奇怪,8:20出门,8:30到幼儿园,完美错过早饭点,Gioia在家里又没有吃什么。我就很恼火,跟R妈说,让R爸第二天要么早点送,一定要赶在8:15之前到,要么就不要赶着送了,让Gioia在家慢慢吃早饭,九点多我再开车送去。我态度友好,说话礼貌,本来她只要说个好就好了。但是她开始找借口,先是说R说的饭点时8:20,而R爸爸是8:20把Gioia送到幼儿园的。后来又说R爸爸要上英语课才没有走路去,才开车送去的。可是这事儿跟走路和开车没关系啊,这个事情的点是送到幼儿园的时间,早上我一直在盯着钟看,他爸确实是8:20才出门的啊,R妈一次表都没有看过,也没有跟着去幼儿园,到底哪里来的自信笃定R爸是8:20到的幼儿园。后来她就提高嗓门吵吵起来了,又说听不懂我说话。我说好,既然听不懂,就没必要讲了,我让R来跟你讲。我就离开厨房回卧室了。R还在睡觉,我就把我要说的话在群里打出来发过去了,如果听不懂可以谷歌翻译,R妈还是各种借口,我开始生气了,R也醒了,赶紧制止了大家。

我和R妈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他们刚来我还没生产的时候。有天我打算做酱肉包和水煎包,下午一直忙,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把酱肉炖上时,我已经站着从两点忙到四点半了,肚子沉的很,腰疼的很,就上楼去客厅休息了一下。R在客厅里加班,我们本来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后来就听到他妈在厨房问我有没有用烤箱,我说没有。后来才发现她说错了或者R翻译错了,她应该是想问我在用电磁炉吗,我说是的,让她不要管。然后我让R跟她说如果她关了抽油烟机的话要重新打开。但是我还是听到抽油烟机的噪音没有了,再三让R跟她确认抽油烟机开着吗,她说开着。我实在不相信,下去一看果真关了。我先收拾了厨房,后来跟R随口抱怨了两句:你妈关了就关了,为什么不承认呢?R妈出来说:不是我关的!R开始说我冤枉他妈,我就火了,问R:你也听到抽油烟机声音噪音没了,我也再三让你跟她确认了,就她在厨房,不是她关的是谁关的?R一想对啊,肯定是他妈关的啊,就吼了他妈两句。然后他陪着他妈一起出门去幼儿园接Gioia了,路上散步聊聊天,R妈的情绪也就过去了。

我后来想想,R妈肯定是到厨房闻到酱肉的味道,以为糊了,就直接把炉子和抽油烟机都关了。后来她又打开的时候,随便按了个按钮,结果抽油烟机没打开。因为只有按了一档的开关才是打开,可以继续按另外两档加高档位,但是只按第二档第三档的话,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下楼看的时候抽油烟机的二档按下去了,但是抽油烟机并没有开。她可能无意识地做了这些但是不记得了,但是只好想想就知道这个逻辑啊,有什么好否认的?

后来一天晚上R做Pizza的时候,我炖着排骨山药汤,Gioia说困了,让我带她上楼睡觉。二十分钟后我下楼发现电磁炉被关了。我问R谁关的,他妈就开始大声嚷嚷了,大概是说我总是冤枉她关这个那个的。我跟R说我在楼上,你们三个在楼下厨房,肯定是你们其中一个关掉的,总不可能是我关的吧?R只是笑。我说我看到你们切奶酪用的案板放在电磁炉的控制面板那里了,放在那里会把下面的电路板弄坏的,可能是由于切奶酪的压力,控制面板自动关了。我和R在说这些的时候R妈一直大嗓门在旁边嚷嚷,我刚要回她几句,R对我说让我不要把小事情弄大,我就没说话。

大概是从刚开始那些时候我就刻意回避冲突,冷处理矛盾,R也维护我,让我再没有在自己家反而觉得自己是外人,所以出现了这种和谐的局面吧。虽然还是有矛盾冲突,但是大家吵两句,发发牢骚就过去了,没有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和R妈也可以单独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了。有一次聊到这次生产后产奶顺利,主要是因为家庭气氛愉快。至于上次生产后R妈因为我擦了一下厨房的柜子就哭闹的事情,我也定了个调:上次我们都太紧张了,这次我们都很放松。

R不太喜欢我把家长里短地写出来给人看。我之前写的夏天时和我婆婆的冲突我也一直没有发。今天还是决定一起都发出来,算是我自己总结的婆媳相处之道吧。

我的婆婆2

写于2021年8月初

这个事情的背景是,自从Gioia出生后,R每天至少三次给他爸妈视频,在我们早中晚饭的时候。我忙前忙后做饭,人家一家人整个用餐时间都在视频,饭后我 再收拾。我和R吵过很多次,后来他也认识到他不对,就改成每天晚饭后他们视频,我收拾厨房,洗澡,有点自己的时间,相互不打扰。其他时候,他要是给他爸妈打电话,去Gioia屋里打或者去客厅打,不要在我面前打扰我。

本来已经达到一种平衡了。随着Gioia慢慢长大,她的活动范围也加大,她并不喜欢坐在一个地方对着个手机让别人看她一个小时。她会走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不停地翻翻玩具,看会儿书,总之虽然他们还是视频一个小时,但是Gioia坐在手机前不过五分钟十分钟的样子。然后R妈妈就开始抱怨了,觉得跟孙女相处的时间不够,Gioia在自己玩儿,她就不停地喊Gioia,让R把她弄回手机前坐着。Gioia烦了就会直接说Byebye,烦透了的话就直接按按键给他们把手机挂了。

所有这些我都只是个旁观者,没有干预过他们强行把Gioia拽回手机前视频,也没有干预过Gioia挂掉他们电话。

后来我怀了二宝。刚开始那几个月吐得太严重,有时候半夜醒了都在吐。早上的时候我通常都会多睡一会儿,R带Gioia起床,吃早饭,然后送幼儿园。然后他们就又开始了早饭也跟R爸妈视频的习惯。我孕吐好一些之后,早上会跟R一起吃早饭了,他们也没有收敛。我背地里跟R抱怨过好多次:那是我的早饭时间,是我跟家人相处的时间,你不能总是这样跟你父母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视频。R完全不当回事,只用他妈的话回我:他们是爷爷奶奶,有看宝宝的权利。

之后因为要跟公司说怀孕的事情,就要对休多长的产假做一个决定了。本来生完Gioia三个月我就开始part-time上班了。然而我当时深受granulation tissue的困扰,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好,是六个月后又回医院治疗才好的。当时就和R商量好,下个宝宝,我至少要休六个月的产假,最好一年。没想到二宝来的这么快,我们经济上并没有准备好。R换了职业后升职加薪太慢了,家里没他的收入倒是影响不大,但是没有我的收入的话我们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我们公司只有两个月的带薪产假,之后每个月就是拿政府的最低补助,大概一个月五六百镑。除非我们立马开始省吃俭用攒出我休产假期间的家庭开支,或者让Gioia从幼儿园退学,否则以R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房贷,幼儿园费,还有家庭的日常开支。

R倒是很支持我休个长产假,但是他不管钱,完全不考虑现实问题。他又常常高估自己的收入,低估自己的开支,在他的认知里,他的收入肯定够养活一家人。我简单给他算了下帐,他就只有‘到时候肯定有办法的,我们现在省一点’这样的漂亮话了。

所以没有犹豫的,我选择还是休三个月产假,如果用上一些年假的话产假可以节省至两个月。二宝七个月也送幼儿园的话,那3-6个月这段时间我需要有人帮我带宝宝。我虽然可以在家工作,但是没法完全兼顾。我比较倾向于找个育儿嫂,R不喜欢陌生人住家里,想让他妈来照顾宝宝。

我尽管非常不情愿,还是跟他妈开口了。自从脱欧后,欧洲人每年只能最多来英国待半年。2020/2021年,虽然疫情当头,他爸妈还是来了英国好多次了,已经用掉很多天了。而且生二宝时他们还要来,还打算待到圣诞节之后。这样一算,他们其实已经用掉了这个‘半年’期限的一大半了。到时候他们只能轮流过来带宝宝。

西方文化里夫妻关系优先于子女关系,如果他们不想分开,我不能要求他们轮流过来带宝宝。所以只是把现实说给他们,问他们愿不愿意。不愿意的话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要早点给我一个决定,好让我有时间找其他人。

R妈说可以。但是她让我们给她办dependent 的长期签证,打算退休搬来伦敦。这个签证的事情又是一个大瓜,改天我再好好说。总之,R给他们办了。当时他们在米兰看R的弟弟,顺便去了一趟罗马把这个给办了。

再说回他们早上视频的事情。终于有一天早上,我不过是把床整理了一下,拿了Gioia的奶瓶才下楼,不过晚了两分钟,人家就已经视频上了。我一大早听着R妈叽叽喳喳的,真的心情非常不好,下楼后也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只跟R说了一句:你们意大利人,你们意大利的妈妈还真是对得起你们的‘妈宝’的名声。然后他妈就开始闹了,还是一样的说辞:我们是爷爷奶奶,我们有跟宝宝相处的权利。

我懒得理她,没搭理她就去吃早饭了。然后她就开始在视频里,在whatsapp上闹起来了。先是给我发了好长一篇,大概就是说我不知道感恩,他们冒着covid 的风险跑去罗马办签证。反正他们马上要搬来伦敦了,而且是为了给我带宝宝才来的,那现在为什么不能多跟宝宝视频呢。

我直接气晕了:什么叫你们冒着covid的风险跑去罗马?你们是去米兰看你们二儿子,而且即使有covid,你们还是每两个月去米兰一次,顺便去了趟罗马就要求我感恩戴德了?那你们要我挺着这么大肚子,带着一个一岁的宝宝,各种转机夏天回意大利你家,我说什么了?

再者说,几个月后来带宝宝,跟现在过多占用我的家庭时间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两码事儿。我给过你们选择的,我是非常友好地问你们的,你可以选择不来的。还没有开始帮我带宝宝,已经拿着这个跟我谈条件要多跟Gioia视频了。每天发照片视频给你们不够,每天晚饭后视频一个小时也不够,还要占用我的早饭时间?

即使你们后面退休后搬来伦敦,我们也是两个家庭。你也不能介入我的家庭生活太多吧。

以上只是我内心OS,我还是强忍住兑她的想法,只是强调了她每天有固定时间跟宝宝视频的,不应该过多占用我的家庭时间,不应该每天一早开始就视频,导致早上宝宝都没空跟我相处,我只能每天站在车前看R送她去幼儿园。

R妈说:我的文化跟你的不一样,我的文化里家庭关系就是很亲近。

我说:我问过我的意大利朋友和同事了,没有人天天视频这么久的。你如果不信,你去问问你的朋友和邻居,看看人家到底多久视频一次。

R妈说:那不相关。我要做我自己。

这一句‘不相关’和‘做自己’彻底把我激怒了,我直接回她:你愿意做你自己那你就做去吧。我也要做我自己,我如何安排我宝宝的生活跟你也不相关,你不用来了,我找个保姆或者找我妈来。

然后那头就打了一长串大哭的表情符号,一定要给R打电话要他评评理,说她们为了我做了这么多,我居然不让她来了,太过分了。我说R在开会,你一会儿再打。

只是在看她二儿子的路上顺便去了趟罗马办签证,就已经开始以此谈条件了。真来给我带娃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况且只要他们分开轮流过来,根本不用办那个签证。而且那个‘dependent’的签证后面会给我们的房贷带来什么不确定性还完全未知呢。

我勉强跟同事开完会后,就再也工作不下去了,气的肚子巨疼。想想还是先问问我妈有空来带娃吗,就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婆婆的事情我一概没有提,只是假装随口问了她能不能过来。我妈说如果我需要,随时可以,又问了我一句:你婆婆怎么不去了。不提她也罢,一提我就崩溃了,只说不想让她来,然后就哭的稀里哗啦的。我妈一直说肯定可以去,让我放心。

后来R听到我哭,过来问我怎么了。我直接把我手机给他,让他看看他妈说了啥。然后他就只是给他妈找借口,说肯定不是那意思,一定是我没有理解对,或者她没说明白。

之后就是他妈各种找补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想多看宝宝,也道歉了。

我始终没有再回过她的信息。收到的信息也不看,直接收藏起来。

每天晚上晚饭后是他们跟宝宝视频的时间,如果R晚上不在,我也会给他们打电话,问什么我就说什么,但是不多说一句话,不问任何问题,也没有眼神交流。而且我也不会把宝宝拉到手机前一定要让宝宝坐在那里看她隔着屏幕逗宝宝。宝宝愿意做什么做什么,我只拿着手机跟着她拍就是了。一般二三十分钟后宝宝不耐烦了我就挂了。

R说过无数次让我跟他妈和好,我只告诉他:我是个孕妇,我要保持好情绪,生个健康宝宝。所以我要把一切干扰因素都踢出我的生活,不要让你妈打扰我。

R有时候会拿我的手机回复他妈发来的信息,我说你随便,但是她要问起我肯定不会说是我回的。

至于明年谁来带宝宝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反正我也在联系育儿嫂,我妈也有可能过来。而且我已经做好打算到时候辞职在家带宝宝了。我从没有抱怨过我又要三个月就回去上班了,因为我觉得那是作为家庭一员的一个合理的选择。但是我回去上班结果招来这么一个婆婆来气着我?我不要。养家是男人的责任,到时候你自己想办法吧。是我生孩子,生完后应该以我的需求为优先,就因为你想让你妈来,你妈想来,我就得回去上班挣钱养家,你妈来这里继续闹?对不起,姐不伺候了,姐直接辞职,躺平甩锅了。

西方社会里是没有给老人养老的概念的,即使在意大利,父母跟子女的关系再亲近,也几乎没有人跟父母一起住的。所以即使R爸妈退休搬来伦敦,也是他们自己出去买房或者租房住,跟我们不是一个家庭。R和我对这个有共识。他们搬去哪里住我没有权利干涉,但是我有权利要求我的生活不被他们打扰。我也已经给R打好了预防针:不管你爸妈是不是住在附近,我不可能每个周末都要去他们那里。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朋友来,我也不会每次都邀请你爸妈的。我们的小家庭的周末旅行,也不会每次都带上你爸妈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

过两周就要回意大利度假了,两周的假期。我还是冷处理,不要逼我跟你妈成为朋友,我没兴趣。她有什么事情让她跟你说,不要来烦我。也不要霸占我的宝宝,我们是去度假,我还是孩子妈,孩子还是要遵守在伦敦的作息,饮食习惯。不要跟我说什么你们意大利的宝宝不这样,这是个在伦敦出生在伦敦生活的中意混血宝宝,不要拿你们意大利的那套来说事儿。要是去次意大利就得全部变成你们意大利的习惯,那我们以后不来就是了。

后记-写于2022年1月

自从R妈在视频里闹过那次之后,即使她道歉了,我也一直没有原谅她。我把她和他们意大利的家庭群都archive起来了,后来我嫌R烦,把他也扔archive里了。除非我主动打开archive,否则他们发的消息我根本不会看到。R妈发过很多信息给我,我通常都不看,偶尔看到了,会让R回她,我尽量避免和她的任何交流。

后来8月底我们回意大利度假,我也是冷处理我们的关系,贴面礼,拥抱,各种问候都可以,但是坚决不跟她有其他交流,如果非要说什么,那一定拉着R一起。她肯定感受到我的冷淡态度了,每天各种小心,各种事情也不再替我们拿主意,都是主动来问我们,关于Gioia的喂养方式出现不同意见的话也会尊重我们的意见,也特别小心处理Gioia过敏的事情,家里没有买过鸡蛋,偶尔在外吃饭吃了mayo的酱也会赶紧洗手,没有再大大咧咧地不当回事儿了,Gioia也没有像2020年夏天那样鸡蛋过敏全身红疹了。而R非常小心地处理着两边的关系,尽量事事站在我这边,我和R妈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因为疫情的原因,加上我妈夏天做了个手术,身体不太好,11月份我生娃就没有让我妈过来照顾。再者后来我们办妥了R爸妈的dependent 的签证,他们可以移居英国了,最后还是选择了R爸妈过来。他们来之前我确实特别焦虑紧张,但是我们意外地相处非常和谐,虽然R和R妈还是继续发挥他们的Pili特色,但是就跟很多家庭一样,有时候拌拌嘴,吵两句就过去了。我再没有过特别受伤的感觉,也把他们从achive里捞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