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身在英国的意大利人的华人老婆,聊聊这段时间的疫情发展吧。
我是1月份开始关注始于武汉的不明原因的肺炎的,有朋友在讨论,但是也只是讨论而已,大概觉得无非是小范围的SARS回来了。有些近距离经历过SARS的人会更关注这个肺炎的发展状况,但是在1月初,这只是大家饭前饭后的谈资而已。
事情的转折是1月20日钟南山说有医护人员感染肺炎,可以人传人。好像一下大家就慌了,后面传说武汉要封城的消息,1月23号凌晨两点开始封城,但是在那之前的22号外媒已经在传武汉要封城了。我看到新闻时,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给武汉的朋友打个电话,把他们叫醒,告诉他们这件事儿呢。可是又担心万一只是外媒的揣测而已呢,再说就算告知了朋友又该如何选择呢?就这么犹豫着,然后最终也没有通知朋友。过了几天问朋友怎么样了,在哪里,可惜那时的信息被屏蔽了,朋友全部没有接收到,后来我也一直不敢问他们到底怎么样了,直到最近联系上发现他们都在家或者老家,都好好的,我才松了一口气。
那时无论是和R聊天,还是和同事聊天,大家的口吻都很戏虐:不就是个流行感冒吗,你们中国政府就是瞎紧张,居然封城?我拿武汉攀升的确诊数字,死亡数字给他们看,他们只觉得是数字而已,还跟我说:你知道在美国流行的那场感冒的死亡率是多少?百分之一,这个冠状肺炎在整个中国的死亡率也是一样的百分之一,有什么大不了。我说:这不是数字,是人。反正争到最后我就不争了:你们这群没有经历过SARS的无知的人啊,只有这个数字变成你的家人朋友时,你才知道那不只是个数字而已。
之后是海外华人开始囤货,买口罩消毒液以备不时之需。然后没几天传出武汉严重缺防护用品,华人开始在全世界疯狂买口罩,买防护服,联系航空公司,甚至人肉往回运。当时看到有些地方买到了物资,但是找不到车运到另一个地方的机场,我心里也着急,可是已经九个月快生的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跟着干着急。
之后我38周midwife的例行检查有些问题,就直接催产生了。生产后我和宝宝一直住院观察,出院后又忙着催奶泵奶,研究宝宝的吃喝拉撒。再关注这个冠状肺炎时,已经是2月下旬了。
R的弟弟大卫在米兰工作,我2月16日周日生产,和宝宝在医院住了一周,大卫在21号的那个周末过来看宝宝,23号周日就要回米兰。我记得很清楚,他21号过来时米兰还跟我说米兰一切正常,爆发的是米兰北部的小镇,米兰市区只有两个人感染而已,机场的航班也正常,在米兰有人测个体温,但是过来后的伦敦机场什么也没有,没人检查,没人测体温,只是有个宣传板上面介绍了下这个肺炎的症状而已。21和22号他们一家意大利人还在嘲笑我对于这个肺炎的过激反映,可是23号大卫回米兰那天,意大利封锁了北部的十二小镇,超市开始出现抢购了。我准备了几个N95口罩给大卫带着,千叮咛万嘱咐,回米兰后先去超市买吃的,华人圈已经在疯传米兰的抢购热潮了,不过当然没人听我的,大卫回米兰后直接回家了。只到24号周一晚上下班后才去超市,然后他就傻眼了,超市的意大利面和生鲜水果肉类都被搬空了。
之后我和R妈妈带宝宝去公园玩儿,她的一个米兰的朋友打电话来,说考虑到米兰的疫情,要来伦敦。我说只要他们不来住我家,你不跟他们接触,他们去哪儿里都跟我没关系。R妈妈说他们过来后大家只是一起吃个饭什么的,我当时就很崩溃,直接说,那你们吃完饭后一起隔离两周再回家吧。R妈妈又说他们的朋友不是从米兰的机场过来,是另一个机场过来。我直接就傻眼了:不从米兰机场过来,从另外一个机场飞就不是来自米兰了?后来我让R去跟她沟通,发现她英语不好造成的表达混乱,她说的另外一个机场其实是西班牙的一个机场,她的朋友们在西班牙度假,发现米兰疫情严重,没有直飞回去的航班了,就想来伦敦。这个纯属乌龙。不管怎样,她朋友最终决定回米兰。R跟他爸妈聊这个事情,居然聊出来另外一个事情,R爸妈是打算在伦敦待到3月6号左右,然后去米兰,帮大卫搬家和去医院复查,然后回来伦敦接着带宝宝。不过从我对他们朋友从米兰过来伦敦的反应来看,知道我估计是不会同意他们去米兰,尤其还是去米兰的医院逛一圈后再直接回伦敦的,他们就打算米兰后就回撒丁岛。
之后意大利疫情发展迅速,先是学校停课,然后到处都是要封城的传言,很多航空公司都取消了去米兰的航班,但是easyjet还没有,而R爸妈的航班就是easyjet。我们试图劝R爸妈不要去米兰了,要么待在伦敦,要么回撒丁岛。他们犹豫了一个晚上,基本上都被我们劝服了,但是大卫一个人在米兰有点慌,有点害怕一个人去医院复查,R爸妈突然心里觉得内疚,感觉自己像是要抛弃大卫似的,于是于心不忍,还是踏上了去米兰的飞机。走之前,R妈妈哭的稀里哗啦的,R对她说:你不至于哭成这样吧,就是去个米兰,又不是去战区。R妈说:我就是去战区,病毒的战区,我要是再也见不到你了怎么办啊……. 就这么哭哭啼啼地踏上了飞机。他们去机场的路上,路过一个药店,居然买到了口罩和消毒液,虽然价格贵的离谱。
之后意大利米兰封城,刚开始R爸妈还在担心怎么回撒丁岛呢,回不去怎么工作呢?然后很快全国封城,哪儿都去不了,在哪儿都一样。全国封城第一天,非常具有自由精神的意大利人民第一反应是举个横幅要自由,监狱暴动要自由…… 当然这种精神也不只是意大利人民才有,德国禁止1000人规模的聚会,很多人就进行999人的聚会,之后英国的pub关张,英国人民就在关张前一夜去pub狂欢。
意大利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呈指数增长,很多人越来越担心,开始把居家隔离当会事儿了,当然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觉得就是个普通感冒嘛,不隔离,天天到处跑。很多市长不得已在电视上喊话:在家待着,不要到处跑了,不要拿遛狗当借口出门了,你家狗又没有前列腺炎,不需要天天去溜……
3月份,英国也终于开始拿这个肺炎当回事儿了,Boris第一次开了个眼镜蛇会议,商讨对策,第一次提出来的对策居然是herd immunity,群体免疫力,反正这个病毒无解,那就让至少60%的人感染了,使群体获得免疫力就好了。这个词看着新鲜,其实德国已经在这么做了,轻症医院不接受,自己在家隔离。那段时间段子很多:小B是觉得带领英国人民脱欧还不够,这是脱离地球的节奏啊。段子归段子,其实小B提出来的方案不止是herd immunity,最主要的是想在不特别破坏经济活动的情况下,把爆发期拖到夏天,尽量减轻NHS的压力。每年冬天英国的国民医疗系统的压力就特别大,即使没有这个病毒,医院的病床,门诊都应接不暇,专科预约常常排到几个月后。看看武汉的疫情发展曲线就知道,这个病情爆发有个峰值,英国和德国政府都是想尽量把这个峰值往后拉,延后后,不止会减轻医院的压力,还可以把峰值拉低,也就是减少感染和死亡人数。只是大家只关注这个逆天的群体免疫力了,就忽略了其他策略罢了。
群体免疫力,图片摘自网络
之后3月9号那一周,R产假结束,开始回去上班,周一到周三,我都让R开车去上班了,虽然坐火车更方便,但是现在还是尽量避免公共交通的好。周四周五我要用车,R得坐火车上下班,居然破天荒地问我要口罩,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戴,但是给他装包里以防万一。他每天回家先拿消毒喷雾一顿喷,然后洗手后才能接近我们。
英国的确诊案例越来越多了,各种消息满天飞,说是快要封城了,但是政府一直没有出官方信息。3月16号,周一,R犹豫了下还是去上班了。他的免疫系统没有很好,平时总是感冒鼻炎加过敏,还有头疼肩背疼,应该属于易感人群吧。加上乳糖不耐受,经常不小心吃个乳制品,就开始流鼻涕,症状很像感冒,在这个特殊时期,在火车上不停地打喷嚏擤鼻涕估计会被人殴吧。还好那天他没乱吃东西,一切正常。16号下午boris开新闻发布会鼓励大家居家办公,晚上R他们公司发来邮件让大家在家办公,我们才松了口气。不过那时还没有很多人开始囤货,偶尔有人会去买卫生纸。
之后的几天英国病例和死亡病例节节攀升,Boris天天开会,伦敦封城的消息又是满天飞,直到3月17号,周三下午,Boris说要周五开始要关学校,pub,和餐馆,然后大家突然就慌了,学校一旦关了,父母就得在家照顾这些神兽们,不居家隔离也得隔离了,在家的人口增多,餐馆却关了,不得赶紧囤吃的。周三晚上我家附近的所有超市都排长队,好多都排到停车场外面了。周三中午我还去了家门口的小超市买土豆,顺便买了点菜,小超市时除了卫生纸卖完了外,其他供应正常,没想到下午Boris开新闻发布会,晚上那个小超市就被搬空了。还好生宝宝前我屯了很多东西,买了很多消毒产品,其实都是为了宝宝囤的,没想到现在派上用场了。平时我们习惯每周在ocado定蔬菜水果日用品,ocado的肉类不是特别新鲜而且有点贵,我们每个月会去超市一次大量采购肉类。没想到疫情一来,所有的网络超市瞬间新用户剧增,下单剧增,然后崩溃了,刚开始是所有的app都是一个状态:您断线了,正在重新连接。即使我凌晨三点喂完奶打开app一瞧,还是断线。然后没几天基本上所有的网上超市的app都直接下线了,没下线的也没有配送时间了。很多超市的配送都排到四月底五月初了。
周三晚上我和R商量,要不周四一早喂完奶,五点半我们去超市囤点菜吧。周四我们六点赶在超市开门的时候进去,已经不少人了,我花了十五分钟采购完,每个收银台都排出去十几米的队伍了,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结完帐。R留在车里看宝宝,我来采购,看着那么多人,又想着宝宝肯定又饿了,真是焦虑的很。超市里大家囤的多是罐装食品等可以保存很久的东西,像我这样买了一车菜的很少。其实,超市的各色人的差别很明显:中产阶级在囤酒,买不起酒的在囤卫生纸,亚洲人在囤菜。此外,大家都偏爱意大利面,还有各种日用品都多少买了些,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纯属心理安慰。
后来我在微信上丁香医生的那个公众号里看到对于囤卫生纸的解释,大概就是卫生纸便宜而且保存期长,囤起来会让人特别有安全感,觉得生活还抓在自己手里呢。我觉得这个解释非常有道理,大概跟SARS时国人囤盐差不多的心理吧。之后出了各种卫生纸的段子,还有新闻。前两天新闻上说因为一些傻X把卫生纸买完了,其他人买不到,只好各自发挥想象来擦屁股,有用湿巾的,有用厨房纸的,都是用完丢马桶里,然后伦敦的下水道好多都堵了。这里介绍个常识,欧洲用的卫生纸都是可以水分解的,所以都是用完直接扔马桶里冲走,但是厨房纸,卫生巾,餐巾纸,纸巾是不可回收垃圾,是不可以水解的,扔马桶会堵。接着昨天又看到一个新闻,有几个贼偷了超市的卫生纸,被警察抓住了,抓到他们运卫生纸的货车了,人赃并获……
图片来自网络
抢购归抢购,其实超市里新鲜的蔬菜水果供应充足,只是肉类不是很多了,意大利面和卫生纸被抢光了。后来超市里开始限购,刚开始某些产品限购,后来全部限购。超市也特别开设了时段给老年人购物,新闻上有个图片让人觉得特别悲伤,一个老爷爷,拿着购物清单,却发现货架上什么也没有,都被年轻人搬空了。网上有个视频,NHS的一个护士连续加班48小时后,去超市却发现什么也买不到,自己在车上哭。后来超市还开设了特别时段给NHS的医务人员购物。这些都是封城或者传说要封城前期的抢购热潮,后来都会恢复平静的,现在米兰的超市供应已经很正常了,去超市大家也自动间隔一米以上了。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很久之前英国政府就在‘鼓励’大家在家办公,‘鼓励’一切关张了,但是只是‘鼓励’,不是强制执行。到今天也只是鼓励‘social distancing’,而不是强制。在米兰封城最开始的那几天,机场和火车站并没有关,只是‘鼓励’航空公司取消航班,而不是强制。这个其实是因为自己关张,那自己要承担损失;政府强制关张的话,可以找保险公司索赔,最终会是政府买单。所以既然没有强制关张,好多pub都还是正常营业,甚至在强制关门的前一天,还有很多pub和很多人跑去整什么病毒party。米兰封城的前几天,好多航空公司取消了去米兰的航班,要么给乘客退款,要么改签。easyjet一直坚持着,R爸妈去米兰那天,据说飞机上加上乘务员不到十个人。但是无论如何,航空公司不主动取消航班,就不会赔偿乘客。现在各国的各种封锁,航空公司日子难过,已经开始有航空公司破产了,还有的在申请政府救济,有些大航空公司,自身资本庞大,又想趁机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也在跟政府扯皮:你不能只救他们不管我们,这不公平。所以所有种种,从‘鼓励’到‘强制’的拖延,都是为了让企业和政府一起来承担这个经济损失,企业和政府都不至于破产。
所以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刮骨疗伤的勇气的。从武汉封城外媒各种嘲讽,到现在各国都开始封城,理论上来说有武汉做例子,其他国家应该早点行动的,可惜政客要考虑封城带来的经济影响,经济下滑给自己下届选举带来的影响,一拖再拖就拖过最好时机了。再者人民也不配合。就在上个周末,阳光明媚,崇尚自由的英国人民还跑去公园,花市,海边,自由地呼吸了一顿新鲜空气。领导人急得直喊话:我们要全民隔离,不是全民度假。
接着伦敦封城的消息又在满天飞。某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winter is coming嘛!刚开始大家都不以为意,嗤之以鼻,然后有些人开始相信了,还是有人不相信,觉得就是个神话而已,然而不管你相不相信,冬天真的要来了,而我做好准备了。
感谢Karen寄来的口罩,一周的时间就寄到了伦敦,又等了一周的时间清关,然后没司机送货,每天parcelforce网站都更新:准备送货,然后却无人送货,又等了一周,今天终于收到了。看着这堆口罩,心里无比踏实啊。
收到口罩的当天晚上,Boris终于宣布英国lockdown了,口罩收到的太及时了
3月26日,全英国人民晚上八点集体为NHS医护人员鼓掌呐喊。
3月27日,Boris确认感染了,网上的段子又出来了:首相亲率亲为,以身作则,率先感染,以实际行动带领大家获得群体免疫力,冲出欧洲,冲出地球,真是好领导啊